思南打造贵州山区城乡供水示范样板

70万城乡居民同网饮水

2021年04月22日08:46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冉阿建

孙家坝镇依托思南县大水网工程实施的小农水项目,一举解决了全镇所有人员的饮水问题,富余的水还被用于水产业灌溉,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图为孙家坝镇居民张小浦在自家果园基地为果树浇水。

武陵山腹地的思南县,是典型的山区,和全省其他山区一样,存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势落差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利用率低等问题,现有的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大部分是高扬程提水,造价高、制水成本高、后期管理和运维困难。

思南县以贵州省全力打赢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歼灭战为契机,创新提出以骨干水源工程为稳定水源,规划建设“十库、八厂、七支线、两联接”的覆盖全县、互联互通的“骨干水网”,70万城乡居民实现同“网”饮水。

“你看这个水,好清亮,好安逸哦!”3月25日,傍晚七时,思南县许家坝镇潘家宅村村民魏中礼打开灶膛边的水龙头,小心翼翼地淘洗着大米。

淘洗完大米的水,魏中礼倒入身旁的大锅,以备熬煮猪食使用,这是过去因长期缺水养成的节水习惯。以前,潘家宅村因地理位置高,居民饮水水质差,水量也得不到保障。村民用水全看老天爷“脸色”,靠水窖接屋顶水、山沟水、雨水使用,“遇到旱天水窖没水,就要去两三里外挑水。2019年8月,政府帮我们接通了自来水,现在随时都有水用。”魏中礼话语间满满的幸福感。

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这是思南县实施“骨干水网”所带来的喜悦。

建“水网”,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县域内实现“南水北调”“东水中送”——

滚滚乌江水,逶迤而来,奔腾而去,将县城一分为二,也将思南切割成了东南、西北边缘高,中部乌江河谷低的地形,最高海拔处1484米,乌江出镜海拔340米,相对高差达到了1144米。

山高水低的地形条件,加上地下溶洞众多,地表蓄水能力差,造成了思南县“望着乌江缺水喝”的尴尬局面。

“全县年均降雨1134毫米,有248条大小河流,水资源丰富,但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水资源利用不高。”思南县水库管理处副主任田杰介绍。

田杰说,过去,城镇实行分片区集中供水,地形的特殊,造成集中供水工程开发成本高,供水保障率低,难管理。农村基本是分散式、高扬程电泵提水,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用水成本非常高。2017年之前,全县年均泵站提水电费高达1100余万元。

“山区农村供水,受社会发展,地质变动等原因,地下水资源逐年枯竭,而不少农村水量调配能力差,无跨区域调水能力,吃水就更为困难了。”思南县水投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昌世说。

杨昌世说,2016年8月,思南县通过融资贷款,将已建和在建骨干水源工程作为稳定水源,规划建设“十库、八厂、七支线、两联接”的覆盖全县、互联互通的“骨干水网”,在乌江两岸铺设347公里的管网,打破了区域间供水管网的限制,实现县域内的“南水北调”“东水中送”。

“骨干水网”分三期实施,覆盖全县28个乡镇,总投资超过15亿元。集镇水厂和农村供水“毛细血管”完美连接,思南70万城乡居民实现“一网取水”,享用同源同质的自来水。

听水响,看水流,从此吃水不用愁——

“我们村没有水源,海拔最高达1千米以上,地下水水位太低,根本抽不上来,家家用水窖,2017年都还有人在修水窖呢。”魏中礼说,因为极度缺水,还衍生出了在干旱时节卖水的行当,一个拖拉机拉3吨水,卖300元,家中有喂养牲口的,只能咬牙买。

思南县水务局农水站站长杨胜平说,潘家宅村是在“骨干水网”二期工程规划之内的,原水从过水湾水库一路翻山越岭,在日处理能力4万吨的许家坝镇桠上水厂集中处理后流向13个乡镇30.15万人家中,吃水从此不用愁。

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不仅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也推动乡村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看着挂满枝头的樱桃,已过耳顺之年的孙家坝镇居民张小浦脸上笑开了花。去年依托水果种植,张小浦赚了50万元,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

“孙家坝镇是思南四大旱乡之首,几乎没有水源,低处地区靠从乌江抽水,稍微高一点的就只能看老天爷了。”田杰说。

2010年,张小浦拿着早年在广东打工的积蓄,在孙家坝镇王家坝村和迎春村交界处流转200亩土地种植水果,但因缺水一度想放弃。

张小浦说,果树灌溉全靠人力背挑,水不够,果树产量低,除去开支,几乎没有结余,累死累活一整年白忙活。

2018年,当地依靠思南“骨干水网”工程建设的孙家坝水厂,实施小农水项目,项目以人饮和灌溉为主,覆盖了张小浦水果基地所在村的9个村。有水支撑,张小浦将果园基地扩展到300亩,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十几个就业岗位,日子越过越红火。

有水更要珍惜水,智慧水务“1+N”为水利工程管理插上“智慧翅膀”——

思南县在农村供水管护上,贯彻落实节水理念,按照一户一水表的原则,将本该安装在村民家门口的水表,以100米为半径,集中安装在一起。

“以前安在村民家门口,管道破损后,有些村民看见了,但只要不经过他水表,不产生费用,就不会通知管水员维修,浪费水资源。现在把水表集中安装,水表到村民家里管道由他自己维护,既有利于提高村民管水积极性,增强节约用水意识,还有利于管水员统一维护,不需要挨家挨户检修,提高了工作效率。”杨胜平说。

为了更好的服务城乡供水,思南县水投集团公司牵头,利用大数据、大智能,开展智慧水利“1+N”建设,即“一个调度指挥中心、N个智慧应用场景”的水务管理与服务体系,对水源地、重要设施、管道节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控制,有效进行质量管理、隐患排查、资源调配,有效提高用水服务质量和水平。

杨昌世说,通过智慧水利“1+N”建设,供水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得以率先实现,破解了针对饮水安全全流程供水安全保障难点,实现从“源头到水龙头”供水一张图管控。

“水网”翻山越岭,畅达东西,贯通南北,思南县从过去的“听水响,看水流,守着乌江吃水愁”变成了现在的“水流千家”。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