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松:用民族艺术为贵州添彩

2021年02月25日16:43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参加2020年央视春晚。
参加2020年央视春晚。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作为民族高校,在音乐舞蹈人才的培养上或许有着先天的优势,而深耕民族沃土,必将春华秋实。当然,如何传承和创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从来都是重要的时代命题,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唐德松对此有深有感触。从田野挖掘,到课堂传授,乃至舞台创作,多年来,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让越来越多的教学成果得以登上大舞台,展现给世人。这背后,是辈出的人才和闪亮的成绩。可以说,是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用民族艺术为贵州添光彩,而这也是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一个缩影。

有一种责任 叫守护侗族大歌

有一种音乐,必须由3人以上才能进行演唱,时而似鸟叫虫鸣,时而像高山流水,旋律多变,悦耳动听。1986年,这种音乐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这种音乐,就是来自贵州的侗族大歌,素有“天籁之音”之美誉,起源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侗族大歌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备受关注。不过,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由于侗族没有文字,传承只靠口传心授,随着歌师的老去,部分侗族大歌正面临失传。

从某种意义上看,侗族大歌传承基地的获批建设,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或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是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获批的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之一,也是贵州省第一个音乐类国家级传承基地。

侗族大歌传承基地的落成,不仅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更有利于侗族大歌的创新和发展。

“基地的获批建设,让民大人承担起了侗族大歌守护者的角色。”唐德松表示,学院将以侗族大歌传承基地的建设为契机,深挖侗族大歌的价值内涵,开展专业人才培训,编创艺术作品,并加强侗族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守土尽责的民大人,迅速行动起来。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品仙被请进贵州民族大学,开讲《侗族大歌歌唱及传承保护》;唐德松带领师生深入黎平县采风,挖掘整理出了一批老侗戏和老侗歌的珍贵资料;教师的科研热情被激发了出来,《生活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民间歌唱研究——以侗族琵琶歌为例》《侗族传统音乐与民族心理关系研究》等一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及核心论文相继产生。

有一种实践 叫“从田野走向舞台”

侗族大歌传承基地落户贵州民族大学并非偶然。唐德松坦言,把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建设成传承贵州世居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重要基地,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专业和学科的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正是立足于“扎根本土、凸显特色”的教学改革目标,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构建起以传承、弘扬、创新贵州民族民间优秀音乐和舞蹈为内容的课程体系,并以“采、编、排、演”的一体化教学培养方式,创立了以创新型和实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贵州省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被外界了解较少,进入课堂教学就更是寥寥无几。在日常教学中,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师生深入田野采风,并依托课堂教学实践,对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进行优化整合,从而打造出一支“下得了田野,进得了课堂,上得了舞台”优秀队伍。

从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唐德松明显感觉到,对贵州域内典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学习和掌握,已成为本校学生区别于“他者”的明显特征。

2017年,经过长期在民族地区实地采风和编创,音乐舞蹈学院师生倾力打造的大型彝族歌舞剧《历》在贵阳首演成功,并代表贵州高校参加了当年的贵州省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该剧将彝族文化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对彝家儿女的成长展开描摹,从顽劣山娃到羞涩少年,从活力青年到稳重暮年,最后共同欢庆新年,歌唱幸福的生活,《历》表现的是年轮在生长,生命不息。

《索玛花开》创造性地将唯美的百里杜鹃秀丽美景搬入剧院之内,通过专业舞蹈演员的倾情演绎,将彝族传奇故事、民族文化、杜鹃传说完美融合,被业界称为“黔西北彝族文化的一次升华”,一经推出即受到观众喜爱和好评。

近10年间,《原色》《历》《古道苗疆》《索玛花开》《我爱贵州》等五部由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倾力打造的大型歌舞剧相继推出,获奖颇丰。《历》获第六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银奖,《原色》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表演金奖,《古道苗疆》获第五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金奖,《索玛花开》获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二等奖。而这,即便放眼全国艺术类院校,也是少见的。唐德松认为,正是扎根于贵州斑斓厚重的民族艺术大地,师生们的艺术才能才不断得以滋养。

有一种探索 叫融合创新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前身是贵州民族大学艺术系,始建于1955年,2004年经学校学科整合为音乐舞蹈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4个本科专业,艺术专业硕士、少数民族艺术两个硕士点。

学科建设是决定教学和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音乐舞蹈学院坚持“凝练方向、汇聚人才、构筑平台”的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加强保障,拓展视野”的措施,把特色办学转换为学科优势。这其中,融合创新是关键词。

和实践相比,理论对传承、弘扬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音乐舞蹈人才培养固然需要系统性的专业训练作为保障,但也需要相关的专业理论类课程作为支撑。除通常开设的课程之外,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增设了《贵州民族文化概论》《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研析》等理论课程和《剧目实训》《戏剧表演基础》《艺术实践》等实践课程,从理论支撑、技术保障和实践运用三个层面综合推进,共同构筑起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唐德松认为,融会贯通,打通理论与技能课程之间的壁垒,在音乐、舞蹈专业技术课之间架起桥梁,相互渗透,甚至交叉、对比教学,使得学生心智与技能并行,对音乐舞蹈的理解也更全面和深刻。

融合创新之下,授课方式随之发生变化。让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亲自为学生们授课,成为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特色。苗族芦笙、鼓舞、锦鸡舞、彝族山歌、铃铛舞、羊皮鼓舞等特色课程,均由传承人手把手传授技艺,让其原滋原味不走样。

越来越多的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被师生们搬上舞台,展现给了外界,并收获了不俗的成绩。“参加录制多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舞蹈世界栏目青春梦想季贵州民族大学专场汇报;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国庆70周年中国歌曲大会国庆盛典录制;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编、导、演工作;参加中宣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首映发布会;成功主办贵州省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全省各市州历届旅游发展大会中,我院师生多次承担打造主题晚会的重任。”唐德松对学院师生的表现相当满意。

近年来,音乐舞蹈学院还成功举办2011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项目《苗族鼓舞传承人才培养》培训班;2018年,学院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贵州省彝族古歌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新时代民族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获国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获国家精品课程;《侗族大歌》获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音乐表演》获国家一流专业;《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获国家一流在线课程。

“传统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文物,而是以活态传承具有多样性的传统文化。“作为还活着的,还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构建民族艺术的现代化和现代艺术的民族化。”唐德松说。

唐德松表示,下一步,音乐舞蹈学院将继续守正创新,坚持民族原创,力争将“舞蹈表演”打造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将“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打造成为国家一流在线课程,把学院办成“传承贵州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基地,宣传贵州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窗口,培养贵州民族音乐舞蹈人才的摇篮”,为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而不懈努力。(文/任洁 何春 图片由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提供)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