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 奋楫向前

遵义市高质量发展关键词解读

2020年12月20日15:32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关键词二:建设遵义都市圈

再把目光聚焦多彩贵州、黔北大地。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历史不经意的再次选择了遵义。其中,2035年正好是遵义会议召开100周年,全国“两个一百年”对遵义则是“三个一百年”。从这一历史方位看,遵义肩负的使命光荣、挑战巨大,虽然在第一个百年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全国现代化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勇于正视、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从国家战略的维度来认识分析遵义,建设遵义都市圈则是从全省格局中来透视分析遵义。

省委、省政府对遵义十分关心,并明确提出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圈,这既是对遵义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盼,更是遵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责任使命。

步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构建新格局,怎么理解遵义都市圈?

今年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第七次会议,作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了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中西部地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相继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一个链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的“菱形经济体”基本形成,“四极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77%,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重心区域,为推动国内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国家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都市圈,以此带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在更高层面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中国城镇化进入了城市群和都市圈时代。在此大局大势中,遵义自然而然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做好战略路径选择。

其次,要从省委、省政府对遵义的寄予厚望中深刻理解。2019年12月,时任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莅遵调研时提出“遵义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更大成绩,与贵阳形成‘双轮驱动’,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9月,时任省长谌贻琴同志在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大会上提出,构建贵阳都市圈、遵义都市圈为核心的城镇空间格局。

由此可看出,省委、省政府已将遵义都市圈建设摆在与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走多中心城市发展道路。建设遵义都市圈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立足‘2035看遵义’,要大力推进以遵义都市圈建设为牵引的新型城镇化,奋力实现现代化水平在西部领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积极策应国家战略新布局,顺应城市发展新规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呼应遵义使命新担当。”魏树旺笃定地说。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要大力实施城镇化提升行动,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品质,绥阳、桐梓向主城区靠拢,实施新一轮县城扩容提质计划和宜居县城建设行动,支持仁怀市建设副中心城市、正安县建设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仁习赤、务正道、湄凤余城市带发展,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圈。

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提高2.25个百分点。“十三五”的跨越发展,让200万人口中心城市业已形成,遵义城镇化率从46.5%提高到57%。

“无论是从目前遵义所处的城市发展阶段,还是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来看,建设遵义都市圈正当其时。”市住建局局长冯光才说,遵义处在黔川渝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文化、生态、经济等资源优势集中,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根据国务院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遵义已实现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变,而以遵义都市圈为牵引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后,遵义都市圈的加快建设,将全面提高遵义竞争力,辐射周边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形成功能互补、产业集聚的城市格局,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协调有序、分工合理的区域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既有效避免成为双城经济圈中的“塌陷地区”,又借势成为“崛起地带”。

与此同时,遵义还将坚持以绿色食品工业为支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这些都将为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全,形成核心增长极奠定重要基础。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