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十大工业产业之生态特色食品产业——

产业风生水起 “黔味”香飘四海

2020年12月18日08:31  来源:贵州日报
 

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

贵州酸汤家喻户晓、贵州绿茶香飘四海、老干妈食品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贵州生态特色食品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近年来,贵州按照“12345”产业链模式,促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有力助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产值950亿元,同比增长8.1%。

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不断泉涌,声名鹊起,让更多消费者“吃”出了健康好味道。

打造品牌 树立绿色食品新形象

生态特色食品是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的灵秀精华。近年来,贵州农业现代产业突飞猛进,为食品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辣椒、刺梨、牛羊肉等一系列特色食品脱颖而出。

要走向大市场,必须打造更多广受欢迎的生态特色食品品牌。

今年6月,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品牌化发展再上新台阶。“贵州特色食品”“多彩贵州水”“贵州刺梨”三个公共品牌以及全国首个酸汤标准——《酸汤调味料》全国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这些公共品牌的发布及授权,打造了全省生态特色食品全新统一的品质形象,将全面提升贵州特色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贵州食品企业发展打开新局面。”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促进会会长郑鲁平说。

当下,老干妈、酸汤鱼、黔五福、刺力王、贵茶……这些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贵州品牌,是贵州绿色食品的典型代表,更是一张张“贵州绿色食品”新名片。

龙头引领 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一句家喻户晓的话道出了“老干妈”在辣椒行业的龙头地位。

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已形成日产量超过百万瓶辣椒制品的生产能力。该公司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将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紧密衔接,带动玻璃、纸箱、瓶盖等15家企业、110个供应商形成规模化发展。

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全产业链现代茶企,在省内拥有14万亩达到欧盟标准的专属茶园,打造了国内最大的茶产业综合开发项目、世界最大的抹茶生产基地,已完成红宝石红茶、绿宝石绿茶、欧标抹茶等研发创新。同时,贵茶集团还联合省内61家茶企资源成立“贵茶联盟”,走出了一条国际化产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鼓励扶持措施,在“老干妈”、贵茶集团、黔五福、宏财集团等一批现代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带动下,我省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生态食品加工业不断升级,产业迅速壮大。

尤其是今年,贵州对省内龙头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强化资本运作,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提升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今年前三季度,22家重点调度的食品企业完成产值144.45亿元,同比增长8.6%,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协同发展 构建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思维不断强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目前,贵州建成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区33个、省级重点调度园区15个,80%以上的企业进驻园区。生态特色食品企业总数达8967户,近3年年均增长1000多户。

随着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包装市场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包装需求已达80余亿元。

“目前省内同质化的包装企业很多,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贵州省包装联合会会长程溯介绍,包装是食品加工、制造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具有保护食品、美化食品、便于储运、引导消费、提高附加值等功能作用。加快提升全省包装产业水平,促进包装产业与食品产业协同发展,对于助推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发展极为重要。

11月27日,2020年贵州省食品包装提升观摩暨文创设计成果展示会举行。会议旨在推进贵州食品包装精细、精致、精美,凸显品质、品味、品牌,不断提升省内包装配套能力,实现食品产业和包装产业协同发展。

经过近几年发展,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省内包装配套比重不断提升,已达45%左右。此外,全省实施食品冷链项目21个,新增冷库库容11万吨,模块化冷箱、预冷设备和冷链干线运输车等进一步加强。

展望未来,通过逐步完善配套产业链条,健全产业基础,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必将迅速发展壮大,这张“贵州绿色食品”新名片将越来越闪亮夺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玲)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