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光燕)在施秉县双井镇,蜂糖李采摘期刚过,就到了脆红李采摘期。
“今天采了一万多斤,我们得赶紧装车,确保李子明天出现在贵阳、成都的早市上。”8月7日傍晚,双井镇双井村李子种植大户管启军正忙着指挥装车。
今年68岁的村民郭洪光,总喜欢带着4岁的孙子到山头转转。他说:“以前刨也刨不出个温饱的庄稼地,如今一年四季都是收获季,看着高兴。”
去年,施秉县双井镇依托现有万亩李子基地,大力发展林下丹参、养蜂产业。“李子+丹参+蜂蜜”的林下经济发展正如火如荼。
“自2014年我们确定李子为主导产业后,到现在陆陆续续种上了一万多亩李子树。”双井镇相关部门负责人杨璐说:“李子树管护相对粗放、也易于存放,群众比较容易上手。”
近年来,该镇积极引导群众探索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并围绕万亩李子果园做文章。
“通过大量调研,深入了解丹参市场行情和发展前景后,去年,我们决定依托李子果园发展林下丹参产业。”杨璐说。
果林套种丹参节约了林地流转成本,林下种植丹参节约了果林抚育成本,二者相辅相成。
“李子树下套种丹参,每亩成本增加500元。在果树挂果之前,丹参每年亩收益在3000元到3500元。也就是说,套种,可以用500元的成本撬动3000元以上的收益。”管启军说。
“根据丹参的花期为5到6个月,我们又发展了林下养蜂。”杨璐说。
目前,双井镇果园种植面积达12573亩,林下丹参5215亩、养蜂1100箱,建成种植、养殖示范基地13个。与此同时,该镇成立了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1917户贫困户8473人产业全覆盖。
为了让水果、丹参和养蜂三者之间形成资源共享、互促共进、良性发展的统一体,该镇成立了双景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主攻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企业合作、市场拓展、宣传营销等重要环节,并依托该公司,引进凯里云谷田园、剑河源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贵州黔贵天赐等企业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让群众有了“四种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基地务工收入、保底分红收入、营利分红收入)。
同时,该镇还依托“果园+丹参”基地,建成了一座悬崖酒店和帐篷酒店,着力打造集精品水果、精品民宿、高山牧场、山地体育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农文旅一体化产业观光园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之前,这里的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也能吸引一些游客,但很难让他们留下来。如今有了酒店,再加上采摘体验等项目,游客越来越多。特别是节假日,酒店都是爆满的。”杨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