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独角戏”到社会“总动员”

——云岩区文昌阁街道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加强基层治理

2020年06月29日08:56  来源:贵阳日报
 

“我今天过来,是和大家一起分析项目投资可行性的。”6月17日,在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办事处关于帮助辖区企业鼎泰国际旅行社开拓养老服务投资新项目的专题会上,云岩区民政局副局长王俊前来“报到”。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是文昌阁街道党工委作为云岩区委的派出机关在基层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将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的一项工作机制。其中,“街道吹哨”是文昌阁街道党工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针对街道力所不能及的工作,向有关部门发出求助信号。“部门报到”则是云岩区各有关部门闻信而动,下沉到基层一线、到文昌阁街道辖区企业或者群众身边直接解决问题。

最近,当文昌阁街道办事处了解到辖区企业鼎泰国际旅行社在过去5个多月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营业额大幅下滑,企业为走出困境准备拓展业务投资养老服务行业,开办小区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时,就向云岩区民政局发出了求助信号。这一声“哨”响后,王俊立即来到文昌阁街道办事处,与鼎泰国际旅行社负责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一起从相关政策支持到项目选址、投资等各个细节进行可行性研究,帮助企业拿出最优方案。

在文昌阁街道,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不只是鼎泰国际旅行社一家,不少餐饮企业今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也同比大幅下降。对此,文昌阁街道党工委搭建起“精英企业+”联盟平台,通过平台让辖区企业强强联手,破除发展机制障碍,激活发展潜能,开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新局面。 (下转7版) (上接1版)

今年3月,“精英企业+”联盟平台推出了一款名为“小熊送餐”的企业合作项目,由贵州北极熊实业有限公司承担起文昌阁辖区内部分餐饮企业的送货物流,在高效解决居民家庭式用餐需求的同时,也为辖区餐饮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让‘最后一公里’的体制机制‘堵点’得以打通,也促使基层党员干部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转变了服务群众的作风,不断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文昌阁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朱桦说,“为使‘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更具时效性,我们通过‘大统筹’成立云岩区首家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通过‘大走访’分业态逐步建立中央城区动态商业数据库,通过‘大服务’实现企业商户包保网格化管理,通过‘大联合’成功搭建行业‘精英企业+’联盟。”

据介绍,今年3月以来,在文昌阁街道党工委的安排下,朱桦与辖区各居委会的网格员每周都开展拉网式走访,动态了解辖区企业、居民的情况。通过走访,文昌阁街道办事处及时梳理出辖区内19栋商务楼宇的闲置面积,为包括鼎泰国际旅行社养老服务新项目在内的各类企业投资项目提供了场地选择。同时,朱桦通过走访还了解到贵阳小有名气的料理店“野食”是一家在全市拥有17个连锁店、年营业额超1800万元的个体经营户。

“‘野食’这样的店不‘个转企’可惜了。”朱桦说,企业比个体经营管理更为规范,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更多,于是立即找到“野食”的大股东陈宇,积极宣传“个转企”优惠政策,提供相关手续办理服务,帮助其“个转企”。

在文昌阁街道,“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的运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激发了全社会活力,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深度参与基层治理,逐步把公众、社会力量和党委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最大限度整合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促使基层治理从政府管控的“独角戏”走向党领导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唱大戏”的新格局。(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衣琼)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