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网络传播教育

2020年06月24日09:25  来源:贵州日报
 

■胥宇虹

网络传播教育丰富了教育实践的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传播形式多样化的体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网络传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受教育者缩小区域性知识鸿沟,搭建沟通的桥梁,维护民族团结稳定。

在互联网覆盖率飞速提升的当下,网络传播教育成为了少数民地区缩小数字鸿沟,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突破口。网络传播教育在少数民地区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既能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又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研判,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制定可行的教育策略。

培养师资力量。网络传播教育要想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叶生根,首先就要着力培养一批优质的师资力量,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一个了解本土文化、会说当地民族语言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尚未接触汉语课程的受教育者。外界的高学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声画一体的全方位授课及指导教学工作,当地的双语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反馈答疑解惑,逐步形成良好的区域教育机制。其次,还应培训教师线上教学与操作能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网络教学看似一场简单的直播授课,但在新冠疫情期间,因教师操作不当、未按照互联网直播规则造成的停播、封号等案例不胜枚举。因此,各方教育部门、高校应大力培训教师线上授课及操作能力,在提升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未雨绸缪,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发挥引导作用。网络传播教育发展至今,仍然是需要引导的教育活动。首先在网络传播教育实践过程中,传播者应具备引导意识,通过开展专题教育系列活动,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网络安全部门应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审核力度,加大对非法、虚假、不良信息的惩处措施,建立风清气正的网络传播教育环境。

利用多种形式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为目标,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大政方针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成为公认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话语。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保障就是要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网络传播教育正在丰富教育实践手段,也是素质教育话语下教育实践活动传播形式多样化的重要体现,它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所赋予的权利,利用多种形式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提升。应当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接受习惯,调整教学方法,积极主动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材施教。还应有选择性的对区域内的教育接受者使用不同的传播形式,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高效落实。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