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大学城一揽子举措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

2020年06月18日09:31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田菊

记者近日从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获悉,为帮助高校学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大学城各高校陆续出台多项促就业措施,通过云招聘、社保补贴、创业奖励等政策,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疫情发生后,贵州师范大学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招聘方式,将线下招聘会搬到线上,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加强对学生的网上就业指导和帮扶,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据统计,自今年3月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共组织了6场2020届本科毕业生网络招聘会,推送用人单位1021家,提供岗位9967个。

记者从贵州师范大学了解到,2020年,该校预计有7425余名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6213名,研究生毕业生1212人。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除通过线上招聘外,贵州师范大学积极引导毕业生围绕我省“十大工业产业”“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脱贫攻坚主战场”就业创业;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参加“教师特设岗位”“三支一扶”“选调生”等基层项目;充分动员本单位教职员工多方挖掘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和就业指导,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

同样,为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贵州医科大学早在3月2日起就开始对学校就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构建了全院参与、全体动员、全力以赴、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工作机制。

同时,采取搭建学校空中招聘平台,配合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贵阳人力资源网、贵州人才信息网、中国双创网、中国国家人才网、贵州共青团“千校万岗”线上招聘网等方式,多平台开展网络招聘活动;今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逐步恢复了小型线下招聘会。

截至目前,通过各种线下线上招聘渠道,贵州医科大学共为2020届毕业生推送用人单位308家,为4181名本科毕业生提供岗位11204个。可统计平台显示,2020届毕业生共投递简历11577份,就业形势乐观。

不同高校的就业政策有差别,但对学生就业工作的管理,都朝着精细化方向进行。

在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有效提升就业工作的内生动力,出台了一揽子措施鼓励吸引毕业生就业创业,其中包含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场地租金、社保补贴、创业扶持等优惠政策;对如期实现就业的农村建档立卡学生、孤儿等特殊群体,通过“专升本”选拔被本科高校录取并报到入学的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面向脱贫攻坚一线计划”“青年见习计划”被录用的毕业生,以及在校参军入伍、报名直招士官被录用的毕业生,均给予相应数额的奖励等内容。

此外,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还通过设置留校就业岗位、盘活大学城双创园存量岗位、落实“订单班”规模就业等方式,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据了解,各高校下一步还将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积极开拓岗位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尽最大努力促进毕业生就业。

■ 记者手记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呈递增状态,大学生就业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

作为贵州省最大的高校聚集区,花溪大学城各高校根据贵州省《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举措》工作要求,各自结合自身实际,纷纷细化出台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案,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创业。

同时,各高校还积极推进校企对接、校地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着力加大信息共享,保障高校毕业生能够高质量就业;加大“双创”的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多渠道助力毕业生创业创新;推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孵化基地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充实完善专家指导团队,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项目孵化、场地支持等全要素服务,从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尽快融入社会发展大潮中。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政府和高校双方协同发力之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发现,作为就业末端的新区企业,如贝格大数据、数据宝、万乘金融、孚格教育、长江汽车等,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危中寻机,及时瞄准新机遇、立足新业态、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内销,在新产业新业态中拓展出了大量就业空间。

“选择‘小而美’的工作并不丢人。找份工作,先踏踏实实干起来,比什么都重要。”毕业刚满一年,就已成为万乘(贵安新区)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管理层的崔永红说。“从社会需要出发,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和决心,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挖潜寻机,捕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释放的新动能,摆正就业观,就能交出一份稳就业的漂亮“答卷”。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