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

2020年06月11日09:10  来源:贵州日报
 

罗静 张朝飞

近年来,铜仁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扎实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不断深化产教融合,辟出了一条应用转型的独特“蹊径”,学校去年受邀在第六届产教融合国际论坛上做案例分享报告。

项目引领 任务驱动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将“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连通,铜仁学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成立机构,规范制度,为“引水灌田”做好保障。2016年,学校成立社会服务中心,在各二级学院设立社会服务科,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提供制度保障,要求教师在组建团队实施社会服务项目时,须有3名以上的学生参与,且同一教师一年主持多个项目时,学生重复参与率(每两个项目之间的相同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在40%以下,从机制上将“社会服务之水”引向了“人才培养之田”。

紧扣目标,创新模式,为“引水灌田”找切入点。学校建构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自主学习+项目课程”的“山”字形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这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学分,这就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在“人才培养之田”找到了“社会服务之水”浇灌的切入点。

注重细节,开发资源,将“引水灌田”落到实处。项目争取:师生团队主动走出“象牙塔”,获取项目信息、评估技术实力、撰写可行报告、洽谈合作事宜等。项目实施:“项目课程”指导教师讲授完成项目所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然后开展“真题真做”的现场教学,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项目验收:任务完成后,主持人带领团队按照合同书要求,逐条梳理指标任务,对照完成情况并整理支撑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接受项目委托方的验收,验收完毕,证明项目任务完成。

作为项目团队中的一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争取、实施和验收全过程,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创新机制 分类管理

“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提升

对铜仁学院来说,传统的“企业、基层锻炼”方式仅靠“锻炼时间”多少来评价队伍建设成效,实际收效甚微。但是,简单“要求”或“安排”教师走出校园,主动带领团队开展社会服务,积极性很难调动。

深入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为队伍打造的路径创新提供依据。当前,大多数高校从“双证书”“双职称”等外部资格上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认定,通过鼓励“到企业、基层锻炼”“考行业资格证书”等措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这种做法并没有达到应用型高校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与要求。鉴于此,铜仁学院深入研究“双师型”教师内涵,通过建立机制,引导教师走进社会,在完成社会服务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双师”的能力。

创新考核机制,教师在服务各行各业的需求中实现价值提升。学校出台多个政策,鼓励教师以挂(兼)职,进驻政府、行业企业和支教等形式开展服务工作,也鼓励以科研、技术、人才、文化等形式,深入一线开展服务。近三年,学校完成社会服务项目接近1000个,项目任务涉及农业、林业、环保、旅游、大数据、教育、法律、交通、规划、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教师在服务各行各业的需求中实现价值提升。

知识价值为导向,师生在服务过程中上获得了“红利”,收获了激励。铜仁学院明确了项目经费管理和分配制度,老师们在完成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不但提升了水平,强化了技能,培养了人才,而且还用学术和汗水换取了“红利”,收获了激励。

撰写案例 做“搬运工”

服务教学内容更新

为了进一步挖掘“社会服务之水”的育人价值,做到“细水长流”,学校要求项目团队做“搬运工”,将好资源包装成“桶装水”放进专业教学资源库,方便授课教师搬进课堂,让没有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的师生间接享受“社会服务之水”。从2017年至今,《依托梵净 服务发展——铜仁学院社会服务经典案例》已公开出版三辑,共收录各式案例106个,涉及项目经费1427万元。仅这106个项目,就有31个专业的967人次教师和1742人次学生参与项目实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铜仁学院通过构建“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职能融合模式,源源不断地从地方经济社会中引入人才培养资源,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双提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出了应用转型的新路径。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