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记者从贵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贵阳市关工委紧贴青少年实际,回应青少年需求,扎实做好精准关爱工作,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全年共筹集发放慰问款322.57万元、捐赠物资价值221.36万元,受益青少年16549人。
据了解,2019年,贵阳市关工委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全市各级关工委紧贴青少年实际,充分发挥“五老”队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以“腾飞中国·辉煌70年”为主题的系列庆祝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全市“五老”积极行动,投身到各类教育引导青少年的活动当中,全年共124个“五老”宣讲团(组),603名“五老”参与宣讲及各类活动,开展各类主题宣讲及活动389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9142人。
2019年,贵阳市关工委精心组织开展“开学季关爱行”“微公益·助成长”“六一慰问”等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残儿童、失足失范青少年进行精准关爱。在开阳县高寨乡谷丰村打造了一所“留守儿童之家”,采购捐赠了价值6万余元的设施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开展农民工子弟扶助,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集中就读的六所民办学校进行慰问帮扶,受益学生510名,与省关工委共同筹资10万元为云岩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集中就读的民办学校达兴学校安装了送排风系统,改善了师生的教学环境;关心关爱孤残儿童,向贵阳市盲聋哑学校和儿童福利院,捐赠了5万余元的物资;有针对性的关心关爱问题学生,在贵阳市四十五中(原工读学校)设立“爱心美育艺术基地”,组织有专长的退休老同志义务开展戏曲、声乐、书法、舞蹈等艺术培训项目,通过美育教育感染引导学生改过自新帮助问题学生转化成才……
同时,贵阳市关工委积极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做好省关工委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在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精心打造省级科技服务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科技培训“百千万工程”,指导各区(县、市)关工委结合实际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直接投入10万元工作经费,发动“五老”农业科技专家开展培训指导。全市共198名老专家投身到科技培训工作中,组织各类科技培训班237个,培训农村青年16860人,共计投入资金25.6万元,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力量。
2020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将坚持服务大局,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强老专家科技服务团(组)建设,坚持送科技进校园,送科技下乡,送科技到田间地头,重点围绕大力发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林下经济,对接各地产业发展需求,按照激活资源、优化结构要求,扩大关工委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老同志合唱团、文艺宣传队,深入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演出,教育引导青少年依靠读书成长成才、实现梦想;坚持环境育人,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实施法治关爱活动,进一步完善“五老”人民陪审员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协助做好吸毒及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挽救、感化和社区矫正工作,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