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创新“三个三”机制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

2020年06月04日16:08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年来,江口县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国家储备林建设机制,实现为国家储林、为大地增绿、为百姓增收。目前,江口县国家储备林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建设规模20.6万亩,成为全省规模最大、融资最多、推进最快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县,2019年被列入全省国家储备林项目样板基地。

三方主体联动建。统筹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力量,建立“三方联动”机制,快速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一是政府高位推动。抢抓国家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机遇,建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各乡镇(街道)脱贫攻坚指挥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及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施工现场、资金保障、物资保障、督促检查五个工作组。同时,在各乡镇(街道)、各村相应组建工作专班,形成县乡村三级责任落实体系,为快速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组织保障。二是企业实体运营。明确县级国有企业梵净山投资控股公司作为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主体,负责项目申报、融资、建设、经营、管理和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采取“银行借贷、企业投入、中央补助”的投资模式,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国家储备林二期项目已实施7.46万亩,总投资7.5亿元,农发行已批复贷款6亿元,到位资金2亿元。三是群众深度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多方受益原则,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群众深度参与。推行“国有企业+合作社+农户+绿色金融”合作模式,农户通过合作社以撂荒地、闲置坡地和闲置林地入股,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以及边缘户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按照“固定分红+入股分红”利益模式,实现土地承包权、所有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使农户、合作社、公司三者之间形成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全县群众签订入股协议2964份,土地入股1.72万亩、现有林入股4.53万亩、中幼林入股1.43万亩。

三种方式标准建。通过点面结合、改育同步、管营一体的建设方式,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一是点面结合。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思路,充分考虑林地的立地指数14或地位级中等以上,坡度35度以下,人工林为主、林分结构稳定、土地权属清晰、立地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块作为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范围,优先在坝盘镇合心村建设300亩集约人工林栽培示范点(林下套种黄精)、在民和镇艾坪村建设800亩集约人工林栽培示范点(林下套种黄精),在太平镇太平社区建设500亩中幼林抚育示范点(林下发展铁皮石斛),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梯次发展。二是改育同步。采取森林改培与抚育相结合,在集约人工林栽培的同时开展现有林改培。通过间伐套种,对亚健康状态树种单一用材林,采取混交方式,有计划间伐后科学补植套种楠木、银杏、红椿等珍贵树种,增加森林附加值,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通过抚育措施,对林分整体效果不均衡的森林进行抚育,培育大中径级用材林、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借助贷款投入强化除草、追肥等抚育措施,扎实做好林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高森林产出效益。三是管营一体。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制定国家储备林集约人工林栽培技术规范,从造林地块选择、林地清理、整地规格、苗木规格、施底肥以及栽植技术等方面统一标准。在管理方面,责任分明,企业负责资金筹措、物资保障、督促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合作社负责地块落实、矛盾调解、施工组织、管护组织等;农户负责参与项目建设、监督施工质量。在运营方面,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营运模式,充分利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资源,发展立体复合型林下经济和出售楠木、银杏、红椿等珍贵苗木增加短周期收入,保证项目贷款偿还能力。

三重效益持续建。建设国家储备林,对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为国家储林。二期项目经营期(30年),预计可出木材72.19万立方米。其中,小径级材4.15万立方米,中径级材16.44万立方米,大径级材51.61万立方米。对提高优质木材储备和供给能力、加快山水林系统治理、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木材资源安全储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有效缓解木材生产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木材自主供给能力弱等问题,实现结构优化、持续经营的木材安全战略目标。二是为大地增绿。二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1万吨,释放氧气10万吨,年增加水源涵养能力166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41万吨,可减少土壤中氮、磷、钾损失量1.15万吨,全县森林覆盖率由76.54%增长到78%以上。结合碳汇造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三是为百姓增收。通过对适合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大量闲置在农村的耕地、林地、宅基地优先进行新栽、收储、改培,让农户的荒山变金山、荒地变宝地,有效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二期项目经营期(30年),预计可实现经营收入80.3亿元,每年可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务工增收140余万元,入股农户经营期内可获得净利润7.6亿元分红,合作社可获得103万元/年的管理费,将带动3.6万人口就业。在发展木材、栽培苗木同时,注意发展循环经济、立体经济,采用林木生产加工运输一体化、林苗景一体化、林药游一体化、林养游一体化、林菌肥一体化等“林+N”模式建设,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构建以木材储备为主、功能多样、效益综合的森林资源储备体系,为子孙后代建设一座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江口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