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刻也不能耽误。在这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歼灭战”中,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推进乡村治理振兴,帮助村民安居乐业,驻村书记、基层干部、脱贫带头人等扎根农村,和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决战决胜之年,人民网贵州频道推出“决胜之年·脱贫带头人”系列报道,聚焦驻村干部的奋斗故事,记录脱贫攻坚的坚实足迹,展示各地脱贫攻坚成果。
大板底,很神秘,神秘在哪里?
坐上大巴车,三个小时后,到达贵州威宁县板底乡,再转乘一小时,才到新华村。何登亮的驻村之“旅”,从好奇开始:“以前就听人们说,有个神秘的大板底,不过有多神秘,自己却不知道;我从毕节市区一路颠簸过来,才发现这里的基础设施,确实令人诧异。”
“板底乡是威宁的6个极贫乡镇之一,新华村又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贫上加贫,当时的条件可想而知”。由建设银行毕节市分行派驻新华村的驻村干部何登亮说。从2018年4月开始,何登亮来到威宁,参与并见证了新华村的发展,“我虽然不是威宁人,但这里生活就像在家一样,来了就要为村民们办点事。”
两年来,何登亮的足迹,踏遍了新华村的沟沟坎坎、乡村院落。通过积极宣传省市县的相关政策,齐心协力与村两委、驻村帮扶工作组合力帮扶。如今的新华村,面貌焕然一新。
何登亮介绍新华村文化广场建设情况。人民网 王钦 摄
访实情 进村入户找根源
初到新华村时,何登亮有点愣,“走村入户了解情况,村民们很热情,交流起来却极为不畅,这可咋办?”
“新华村海拔高,山多地少,当地的村民彝族占多数,除了外出务工者,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大部分不懂汉语。”为了尽早开展好工作,何登亮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每天深入各村民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促膝交谈。
可是,与村民促膝交谈并不容易。每走访一户贫困户,至少得花半小时,除了要在语言交流上充分沟通,还要宣传好扶贫政策,让村民能够听得懂,再根据群众需求结合“五看法”进行综合衡量,找准贫困的根源。
如何衡量?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至关重要,四看有没有读书郎和五看家里有无病人躺病床不可或缺。通过走访,何登亮发现村民“等靠要”、容易放弃的思想普遍存在,甚至有的村民产生了争当贫困户的思维,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政策帮助。
扶贫先扶志。何登亮根据走访中掌握的情况,及时与板底乡党委、政府领导及乡直部门人员沟通,共同探讨扶贫帮扶方法、帮扶措施及扶贫重点。通过召开党员会、村委会、村民大会、院坝会,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脱贫攻坚内容、建行的金融业务等内容,为大家答疑解惑,使群众认识到“扶贫,首先要从扶自己的‘志’开始,充分激发内生动力”。
“只有老百姓的思维方式转变了,才能真正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径。”何登亮一方面尝试调动村民谋发展的积极性,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向所在单位建行申请帮扶资金,让新华村的公益基础设施项目得以实施,改善当地人居环境。
何登亮向新华村村民罗才珍(左)讲解惠民政策。人民网 王钦 摄
干实事 服务群众贴心人
“‘老何’来了,我们有了新食堂。”新华小学负责人李懿指了指一座在建的多功能厅,“学校在建的这个项目主要以食堂为主,一楼是厨房和餐厅,二楼可作会议室用,多亏了‘老何’帮助我们争取到了建设资金。”
新华小学原先只有一个打饭窗口,141名学生排队打完饭,常常需要半小时,再加上没有供学生吃饭的专用食堂,学生们就餐极为不便。晴天,三五成群的学生,围坐在操场上吃饭;雨天,每个班级的学生,打饭后只能端到教室吃,缺少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
何登亮实地走访后,把学校的情况上报给所在单位,希望为新华小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建行毕节市分行了解到该情况后,向上级行申请捐赠54.97万元扶贫资金,准备为新华小学建设一个36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今年即将建成投用。
“‘老何’来了,我们的灯亮了!”除了帮助学校申请资金建食堂,何登亮还参与新华村路灯亮化项目的实施,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当地村民借用他的名字如此评价道。一直以来,何登亮把村民当亲人,主动争取资金帮助村民办实事,村里建起了幼儿园和文化广场,贫困户院坝硬化和人居环境改造正在加速推进,建行通过投入扶贫资金、员工捐款、产业扶贫、联合兄弟行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向新华村捐赠帮扶资金200万元。
“在这儿呆了两年,体验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还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事也就是我的事。”说到工作感悟,何登亮笑言:“新华村人热情好客,撮泰吉和彝家酒歌等民族文化多元,加上秀丽的田园风光,让我更加喜爱这个地方。吃住都在这里,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建行为新华村捐赠建设的文化广场和篮球场。人民网 王钦 摄
出实招 致富带头人多了
新华村八组罗爱林、新华村五组王武、新华村四组毛昌国……村子一天天变化,村民意识也在加速转变,何登亮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着,村里这8位致富带头人发展种养殖业的脱贫故事。
“不管需要什么帮助,都可以找‘老何’想办法。”尝到“甜头”的村民们,纷纷开始谋划起致富之路。除了出人出力,建行还出政策,为需要资金的种养殖户,提供贷款资金支持,‘老何’也成了村里的“联络员”。
“我家今年种了21亩土豆,每亩预计能产4000斤左右,按照每斤一元计算,收入比种玉米多”。新华村村民罗才珍算了一笔账,按照以往的发展思路,再种低效作物,她家脱贫的进度就会放缓,“孩子在水城上学,每年光学费就得15000余元,要学会算长远账。”
然而,学会算账,正是何登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领头羊’作用,调整产业结构,想方设法增加村民收入。”于是,何登亮与党员干部和村民多次开会商议,研讨推进短、中、长期项目相结合,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实现收入稳定达标。
2019年,新华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全村不仅种植马铃薯1330余亩,而且种植核桃、板栗、花椒等2000多亩,同时,帮助村里共同办起养鸡场、养牛场,贫困户既有务工收入又有分红,拓宽了贫困村民的收入来源。
“我们村虽然已经脱贫出列,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但是还有一些‘短板’要补齐。”在脱贫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何登亮又领了新任务,推动建行捐赠20万元的新建卫生厕所项目落地,创建美好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