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上课,这个孩子怕是就废了。”“我家养的不是孩子,是神兽。”受疫情影响,在这个超长假期里,孩子感觉被过分约束,处处与家长作对,家长管教起来也力不从心。如何改变这些神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贵阳一中专职心理老师陈美玲建议,重新打造家庭规则,让孩子适应新的规则,方能有所改变。
什么是家庭规则?
“家庭规则”,不就是家规吗?比如待人有礼貌、懂得体谅别人的付出,诸如此类吗?这和时下孩子难管有什么联系呢?记者不解。
“在我小时候,父母会跟我说:你是女孩子,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子。我喜欢跟在哥哥屁股后边玩。有一段时间,哥哥喜欢踢足球,我也会跟哥哥一起去踢足球,我当守门员,他射门。可是,这些爱好全都被我妈妈禁止了,理由是:‘你是女孩子,你不能够玩这些男生的游戏’。我过节想要的礼物是足球,但父母都会给我小熊、布娃娃。谁规定只许男孩子踢球?当我学习了心理学后,我才知道这种强势的规定,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家庭规则’”。
陈老师告诉记者,说到规则,比如:班级是一个团体,就会有大家去约定的规则,比如迟到会遭到惩罚、考试进步会得到奖励、每天由谁来打扫卫生等。
同样,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团体,在我们的家庭里也会有很多规则。无论是在班级里还是在家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家庭规则也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们得到指导,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是被限制的。古人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正是这个道理,规则不一定要明文规定,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就算没有人强调,大家也会去遵守。
孩子打破规则就错了吗?
可问题是:既然有了规则,不少家长却经常跟记者反映,孩子们打破规则,还振振有词,理直气壮。这又是为什么呢?问题真的全出在孩子身上吗?
陈老师表示,在一个家庭中,规则绝大多数都是家长制定的,且不容忤逆,科学的还好,如果不合理,其实对孩子而言,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状态。
陈老师说,父母除了不允许她玩男孩子的游戏外,还有很多规则是她不能违背的。比如,家里吃饭时是不能发出吧唧嘴的声音、也不能说话的,因为这样是不礼貌的,同时对吃饭和消化是不好的。
“但这些规则在我看来,是很不合理的。相信很多孩子和曾经的我一样,遇到过很多认为不合理的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往往有着相同的样子,都带有‘不允许、不准、只能’这样的词。”又比如:家长都会要求男孩子绝对要勇敢、不能表现出害怕,不能承认自己不会,不能哭泣等。
除了行为上的一些不合理规则外,还涉及到我们的表达和感受。这些规则规定了我们能够说哪些、不能说哪些,在何时能够谈论哪些、不能谈论哪些。比如,在家里为能一直保持正能量,家庭成员只能允许谈论快乐的事情,不能表达自己的压力和悲伤。或是,家里不能把“我好爱你啊,妈妈”挂在嘴边。又比如,家里,爸爸负责修水电、搬东西这些看起来男性化一点的事,而家务都归妈妈,孩子只负责学习。
如何建立科学的规则?
在陈老师拿自己“开刀”的分享中,记者听出了不合理。也感受到了她对于不合理的无奈、难过、甚至愤怒。“作为孩子,总感觉话语权不多,跟家长的沟通,容易变成狡辩,胡搅蛮缠,这可怎么办呢?”记者问。
陈老师认为,建立科学的规则,可以尝试以下三个策略,一是“审视家的规则”,二是“重塑规则”,三是“跟父母一起约定”。
第一个策略“审视家的规则”,当感觉到自己被家里的不合理规则约束起来时,孩子们可以花一点时间,拿出纸笔,回想一下家里是否出现了不合理规则,依次记录下来,作为你要去改变的目标。
第二个策略“重塑规则”,发现不合理的家庭规则是绝对化、没有灵活性的,经常会与“一定”“必须”“应该”“总是”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可以对这些规则进行重塑,同样一句话我们转变一下,让家庭规则更加灵活和有爱。
“重塑家庭规则”坚持三个原则:(1)把“应该、必须”变为“可以”(2)把“永远、总是”变为“有时”。(3)把本来“可以”做的一件事,拓展成为相关的三件事。
第三个策略“跟父母一起约定”,这是改变不合理家庭规则的最后一步。找到某一时间,跟父母一起坐下来商议家庭规则。把那些让自己感觉到束缚、有压力、不舒适的家庭规则跟爸爸妈妈说出来,然后用“重塑规则”的方法把不合理的家庭规则转变,征求父母的同意。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拿出一张纸,和父母一起把重塑之后的规则写下来,命名为“爱的规则”。(文/孙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