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场乡岭峰村:昔日伐木工 今朝护林人

2020年05月08日10:32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印江网消息 坐车从印江自治县罗场乡集镇出发往东一路沿着乡村路行进,沿途绕过条条弯道、翻过重重大山,来到名为岭峰的村落。

村里有座山,据当地老人廖恩生介绍,因山腰有三个耸立相连形似三片花瓣的土坡,岭峰村的祖祖辈辈环坡而居,固取名三花山,这里的人又称呼自己为“三花人家”。

这里层林尽染、万木争荣,苍翠挺拔的大树耸入云天,夕阳映照之下更是增添了三分诗意、七分翠绿,如世外桃源般催人向往。

过去,这个村数代人靠砍伐森林烧炭为生;现在,这里的人以护林为己任。过去,他们靠林吃饭;现在,他们依然靠林吃饭。不同的是,他们从吃“黑炭饭”变成吃“生态饭”。

为什么这个村过去要伐林烧炭,现在却要大力护林?带着疑问,我们走进这个藏于深山的闺阁村庄,踏寻曾经烧炭的残迹,从村民口中开始一探究竟。

昨天,伐林烧炭

“以前我们大队有十多个炭窑子,山上树木都砍光了!”60年前村里面烧炭伐木的场景,82岁的老人代传书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时的他不过才20出头的年纪。

岭峰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过去这里沟壑纵横、林多地少,人均耕地仅一亩出头,加之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更是少得可怜,紧靠耕田垦土远不能维持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如不食之地。

岭峰人恨!“恨”老天爷给了自己一片青山绿水,却没有赏给自己一片良田沃土。

田土稀缺,岭峰村的人还得生存,他们只能另谋出路。思来想去,只能对村里的森林“下手”,以木为材,开窑烧炭。

的确,民以食为天。岭峰村的人选择伐林烧炭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他们还要填饱肚子,不烧炭赚钱买粮又能做什么呢?

挖窑、伐木、烧炭!

十余个窑子昼夜不停地烧,浓烟味弥漫在岭峰村的山山岭岭,浩浩荡荡的伐木烧炭“大运动”在全村展开。

“一窑炭要烧一个星期,能烧出1000斤左右碳,但是要3000斤木材,差不多要砍光四分地的山林,一斤才卖几毛钱的价格!”在代方会的记忆中,烧炭虽能糊口,但代价太大。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土地政策下放,岭峰村的村民便把村里的山林承包下来,按照“四六”比例分成,烧炭者占大头,大家干得比以往更卖力,森林却加速减少。

贫瘠的山岭因砍伐变秃,格外刺眼。水土流失导致耕种的田土越来越少,原本耕田种土的人也纷纷加入烧炭队伍,陷入了恶性循环。

今天,林为“命根子”

斗转星移,万物乾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蓝图已然徐徐铺开,岭峰村靠烧炭为生的人纷纷外出打工。

2002年,《退耕还林条例》通过,并于次年1月20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开始施行后,岭峰村许多荒地陆续被纳入了退耕还林的范围,开始植树造林,由国家向退耕农户提供种苗造林补助费。

窑子全部依法关闭,光秃秃的山岭转机。经过近20的恢复,濒危植物逐渐焕发生机,野生动物重返家园。

2018年7月,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申遗成功。次年1月,《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位于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核心区域的岭峰村,和木材联系更加“紧密”。

只是!以前是伐木,现在是护林。

5月的岭峰村经过春风的洗礼,目之所及一片苍翠。村党支部书记廖家鹏一有时间就把在家的村民聚集在一起,讲解《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宣传绿色发展理念,让大家主动参与到山林保护中来。

“这是冷杉、红豆杉、珙桐,这些都是国家保护植物,大家要保护好......”村民不识字没关系,每天和森林打交道的护林员就当起了“讲解员”。

同时,岭峰村组织起了护林队,负责护林工作,充当绿林的“守护者”。每年春季还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公路沿线和荒地植树造林。

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岭峰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9.2%。

明天,依林傍山奔富路

2017年是岭峰村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岭峰村把退耕还林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相结合,发展了300亩板栗、60亩黄桃以及90亩银杏树,彻底摘掉了产业空壳村的“帽子”。

群众不仅可以在家务农,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劳动力得到彻底释放,拓宽了增收渠道。尝到了发展产业的“甜头”后,岭峰村还计划发展100亩食用菌壮大产业规模。

仅2019年,岭峰村土地退耕还林500余亩,政策补贴15万余元;公益林17300余亩,补贴18万余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退耕还林释放了岭峰村的森林资源,村寨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水土流失减少,山泉直奔谷底,昔日荒山披绿装,贫瘠之地变清秀。

家乡变美,一些在外青年也选择了回乡发展。多年在外发展的廖叶林,看到家乡变好,2018年返回发展起了稻田养鱼,第二年又开起了“三花人家”农家乐。

端好生态碗,吃上生态饭。“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群众一起致富。”绿水青山让廖叶林找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

岭峰村有一根参天大树,村里的老人们都不知道它岁月年轮,只知道记事以来就像现在这般大。慕名而来的游客拜树许愿,留下红布条为家人祈福。

曾今,这棵大树一直“消化”着青烟;如今,这棵大树愈发青翠挺拔,庇护着整个村子。(印江融媒体中心 闻松松 梅亚军 谢开富)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