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新华桥社区:与企业建立互助机制 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

2020年04月13日17:17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夫妻洋芋”店的老板孙家学正在给顾客炒洋芋
“夫妻洋芋”店的老板孙家学正在给顾客炒洋芋

“老板,来一份炸洋芋园子。”“老板,来一份洋芋粑粑。”

每天上午10点,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山路街道新华桥社区沙盐路的“夫妻洋芋”店,便开始忙碌起来。这是一家小有名气的小吃店。

“在政府和社区的帮扶下,我们两口子的店开业至今,生意慢慢做上路了。”“夫妻洋芋”的老板孙家学说,他们目前的月收入上万元。

而谁能想到,3年前,孙家学曾是新华桥社区的低保户,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还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生活十分困难。新华桥社区便多次主动找到孙家学,建议他利用棚改拆迁的货币补偿资金做点小生意。

思前想后,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做投入比较低的炒洋芋生意。于是,他们在家开始试炒洋芋,并让社区工作人员来试吃点评,不断改进炒洋芋的味道。半个月之后,社区协调帮助孙家学在社区的沙盐路上低价租到一间门面,“夫妻洋芋”于2017年4月正式开业。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开业不到3个月,孙家学便向社区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我希望把这份政府的帮助留给更需要的人。”孙家学真诚地说道。

像孙家学一样,新华桥社区无就业、无技术、无资金的城镇困难群众,社区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或帮助他们自主创业,或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赵传洪也在社区的帮助下,在家门口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现在我上班只需走几分钟就到了,一日三餐都可以回家吃饭,还可以照顾妻子。”赵传洪也是社区的困难群众,没有固定的工作,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而他的妻子因病在家,每个月医药费都要1000多元。今年3月,社区出资自建的停车场修好了,为他提供了一份停车管理员的工作,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在城镇解困工作开展过程中,位于中心城区繁华路段丁字口的新华桥社区充分利用辖区零售、酒店、餐饮等第三产业企业多的优势,主动作为,积极与企业对接,开展社企共商共助,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社区为我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来保障我和孩子的基本生活。”曾是社区低保户的赵世芬常常下班后来到社区义务帮忙打扫卫生。

赵世芬一直以来没有稳定的工作,她的丈夫原是农资日杂公司员工,2004年买断工龄后也靠打零工维生。2016年,赵世芬的丈夫因直肠癌离世,家里存款悉数花光,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和5万元的外债。困难之际,社区为她在她家附近的汉庭酒店找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现在,她每月可以领到2200元左右的工资,公司还为她买了保险,生活有了保障。

目前,新华桥社区已与辖区37家企业建立互助机制,每年不定期召开社企共商共助会,就企业和社区面临的问题进行商议解决。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社区主动为企业解决用工等问题。同时,社区针对企业和就业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回访,如果有岗位不匹配问题,及时调整和补充。

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新华桥社区还成立了遵义市惠康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接下来,我们要扩大劳务公司产业链,比如配送和餐饮服务,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新华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曹国丕说。(文/图:刘合春 张存慧 顾玥玥)

(责编:罗彬月、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