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自治县村支书卢彪

脱贫攻坚排头兵 产业发展引路人

2020年04月07日09:28  来源:贵州日报
 

四月的春天,温暖且充满希望。清晨,走进镇宁自治县马厂镇八河村,田野、山冈如诗如画,农户们忙于田间耕地、开沟、施肥、下种。

“需要帮忙吗?姜种要竖直放置,不能像这样……”一个熟悉的声音出现在田坎边。说话的人叫卢彪,是八河村支部书记。

每年这个时节,他总提着“小蜜蜂”喇叭,到村组、田间地头,四处宣传产业发展、种植技术。

一提到卢彪,村民都争着说:“12年了,一天闲不得”“鸡毛蒜皮啥事都管”“有一说一,贡献还真不少呢”……

大伙儿嘴上不饶人,心理偷着喜。这些年,在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努力下,八河村的确变化很大。

“我们村有个组叫梁子组,‘梁子’是苗族语言,有‘偏、远、穷’的意思。2010年前,‘梁子’这个词是最真实的写照,130户人家,户户吃低保、人人住危房、出入靠步行……”卢彪回忆说,由于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大山里勤劳、善良、勇敢的苗族人家,世世代代与“梁子”结缘。

2008年7月,卢彪当选八河村村委委员开始,他眼里的梁子组渐渐改变,“12年,就像看着一个孩子长大。”卢彪由当年的村委委员成长为村委主任,再到如今的村支部书记。

同样,在他带领下,在村支“两委”干部共同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如今的八河村挥别“梁子”二字。道路硬化16公里,庭院硬化2.6万平方米,从茅草顶泥巴墙到乡村“小洋房”。小乡村实现通村硬化路,村民摆脱曾经矮旧的茅草房,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今年,面对疫情,卢彪的“小蜜蜂”再次派上用场,防疫宣传、知识普及、政策解读,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迎难而上,防疫工作有序推进。

卢彪心里有了新打算:“当下正处于复工复产、备耕复耕的最佳时节,全村390户1765人,其中,还有外出返岗人员760余人,如果不及时恢复正常生产劳作,接下来的生活该怎么办?脱贫攻坚工作该如何开展?”

“必须确保村室办公室每天有专人负责,为群众办理外出务工相关证明材料;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干部实行一组二人、分组包干的方式,进寨入户宣传外出返岗务工;同时,作好用工服务需求登记,确保返岗务工人员应出尽出、应办尽办,提高就业率,增加就业收入……”为帮助群众解决外出务工难题,尽早恢复生产生活,卢彪带领村支‘两委’共同商讨,迅速行动。目前,八河村已为600余名返岗务工群众办理健康、出行等相关证明材料,全力帮助村民复工增收。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开春以来,我们家准备下种的8亩生姜,都耽搁了一段时日。这几天天气好,正是种姜的好时节,全家总动员,天天耕地、开沟、施肥、下种,争取让今年产量再上新台阶!”村民张学成挥着锄头,额头渗出幸福的汗水。

八河村早统筹、早谋划,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目前,共种植食用辣椒40余亩、生姜160亩、樱桃150亩。现存栏香猪150余头。“下一步,八河村在不断完善现有樱桃、油用牡丹、生姜、香猪养殖等支柱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八河水库地理、生态、环境、人文等优势,积极带动乡村观光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村民稳步增收。”卢彪信心满满地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牟元媛 通讯员 牟燕洪)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