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田野山间唱响春耕生产歌

2020年04月07日11:25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中药材种植。罗薇 摄
中药材种植。罗薇 摄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春天。

防疫情、保春耕成为两个工作重点,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两不误”是所有“庄稼人”的目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发展”,六盘水市全面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狠抓“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统筹推进春耕生产,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凉都,处处是繁忙的劳作景象。

水城县顺场乡呈现一幅茶叶采摘忙的景象。顺场乡现种有茶叶10000余亩,每天参与采摘农户上百人。

眼下正是“凉都三宝”之一的早春茶采摘、制作的最佳时节,全市范围的各个茶叶基地里正如火如荼生产早春茶。结合疫情防控和市场需求实际,茶叶基地复工采收,本地返乡民工参加培训,就近就地务工,因地制宜实施“机械采”和“人工采”,推动加工、包装、仓储及运输进度,在把控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广泛开展产销对接。 

春季收获的不光是茶叶,还有食用菌。

水城县杨梅乡姬官营村的菌种场于2月9日正式复工复产。4000余个标准化生产大棚,香菇、姬菇、秀珍菇、羊肚菌等多个菌种陆续进入采摘期,附近村民每天采摘忙不停。

“我40多岁了,又不识文化,出不了远门,在这个基地上班快一年了,学到了技术,收入也高,而且还能照顾小孩读书,农忙时节也能顾得上。”在生产车间里杨梅乡姬官营村贫困户陈文婷说。

据水城县菌种场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实现产值8.25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全产业解决贫困户及固定就业人员630人,临时用工3500人。

按照产业革命“八要素”和“六个转变”要求,六盘水市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去冬今春,全市猕猴桃计划种植2万亩;新增刺梨种植9.58万亩,刺梨种植达120.48万亩;茶叶种植面积31.46万亩,投产茶园25.85万亩。全市已采摘茶青25.83万斤,生产干茶5.67万斤。蔬菜在田面积22.81万亩,今年以来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2.3万亩,为全年任务110万亩的11.18%。食用菌种植0.24万亩(亿棒),占种植计划1.1万亩(亿棒)的21.82%。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7万亩。

春耕时节,还组织专家185人到87个乡(镇)及企业开展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服务等指导。同时以视频、讲座等形式开展“线上”管护宣传指导,做到产业技术指导全覆盖。

“低海拔的好田好土,都种上了更具有经济价值的替代作物。”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何波说。“高海拔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正是已经被‘主粮化’的马铃薯。”

水城县陡箐镇土发村平均海拔高度为1700米,年均气温11至14摄氏度,属高山冷凉山区,是马铃薯种植最适宜的区域之一。

“今年土发村种植马铃薯预计亩产达到3000斤,总产量达30万斤,可带来30万元的马铃薯销售收入,让更多的百姓增收致富。”土发村第一书记骆科印说。

“高产马铃薯示范项目的实施,目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农民的发展目光再度吸引到土地上来,在完成低效农作物调减任务的同时,保障主粮安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何波说。全市已种植马铃薯131.24万亩,占计划种植130万亩的100.95%。

在杨梅乡杨梅村,一株株嫩绿的白芨苗,被整齐有序地栽种于泛着清香的泥土之中。

“白芨、金银花本身就是喜阴的作物,选择这个点作为我们的种植示范基地,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于这两种中药材的种植。”杨梅乡科技副乡长左方龙说。

去年以来,六盘水市低效作物调减稳步推进,坚持“一县一业”,按照“能退尽退、应调尽调”的原则,以坝区、25度以上坡耕旱地、5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区域为重点,调减低效作物种植28.19万亩。全市粮食作物种植281万亩、产量62.4万吨。全市低效作物调减流转土地9.21万亩,占调减计划的32.67%;共落实经营主体199个。

说起这个不同以往的春耕备耕季,何波说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受疫情影响,留在家里的劳动力充足,使得复工后的春耕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

成立了春季农业生产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统筹推进、统一指挥春耕生产。“这是全省唯一一个。也是我市春耕生产的特点之一。” 

在当前春季生产的重要时机,六盘水市提前谋划、全面落实全年粮油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布局。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膜、农药等物资储备工作,加强农资储备调运监管,做好农机调配,努力抢抓农时。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加强农业特色产业的补植补种和日常管护。

此外,疫情期间,六盘水市还强化了“菜篮子”生产保供。加快推进蔬菜产业“三大工程”,新增河谷坝区蔬菜基地0.6万亩,发展高山坡地冷凉蔬菜5.8万亩;新建13万个以上“小康菜园”,实现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全覆盖。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推进温氏、大北农等重点项目建设,严格控制生猪违规外流,全力保障我市生猪供应。   

目前,全市已准备马铃薯种薯21.46万吨,占预计总需求的100%;杂交水稻和玉米种子1059.9吨;农膜868.3吨;农药(有效成分)98吨;肥料11.29万吨(折纯),能满足当前春季农业生产。( 罗薇)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