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很多美妙的声音,他对黔东南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美食有了全方位了解,很受启发,也思考了很多,未来希望能有更多时间,深入到民歌发源地,寻找最好的声音、最好的民歌……
沧桑、质朴、悠扬、融合……阎维文的黔东南之行,走过了郎德上寨、南花苗寨、岜沙苗寨、小黄村、肇兴侗寨、黎平天生桥等地,将一路搜寻到的用这些词语概括,勾勒出他心目中贵州苗侗音乐的轮廓。
阎维文贵州之行第一站是黔东南州郎德上寨,苗族古歌也是他此行首个要找的苗族音乐。苗家人以拦门酒和敬酒歌迎接这位远方的客人,歌声与酒香给阎维文留下热情好客的第一印象,而在随后的采风中,苗族古歌传递出的沧桑、悠远与深沉,又让他看到苗族文化更为厚重丰富的一面。
虽然已经走遍全国各地,用10余年开展民歌采集工作,并曾出版过包含贵州民歌《祖国在我心中》情歌系列的独唱专辑,但如此深入了解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对阎维文来说尚属首次,这在黔东南州的第一站让他充满新鲜感。虽然听不懂古歌歌师所唱内容,但老人们悠远、沧桑的歌声却让他明显感受到古老气息迎面而来,像是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在与他对话。
苗族古歌可谓是苗族古代神话、传说的大汇总,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是为了躲避战乱而不断迁徙的苗族用来记录民族历史的重要方式。当然,在苗族人口占多数的黔东南,并非只有古歌这一种苗族音乐。
听过苗族古歌的沧桑,又感受了亻革家情歌的旋律,阎维文下一站来到南花苗寨,体验到木叶演奏、苗岭飞歌的悠扬,同时也感受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
在巴拉河畔的南花苗寨,阎维文一行见到了木叶演奏的神奇魅力,小小一片树叶也能吹出婉转动听的曲子,这是苗族人民的音乐智慧。当地小有名气的几位女歌手,也为阎维文演唱了曲调悠扬的苗岭飞歌,高亢的歌声能从山的这一头传到那一头,让阎维文赞叹不已。
之后的旅途中,阎维文在岜沙苗寨种下一棵树。岜沙人,对树有崇高的敬意,在他们的音乐中也融入了对自然的敬畏,“种树让这次采风有了特殊的意义。这棵生命树会一直牵挂着我,因为这棵树,我还会回到贵州,回到黔东南。”阎维文说。
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小黄村,则让阎维文回归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也看到一代代人在文化传承中体现出的敬畏之心。之后他还到黎平的天生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下就像一个天然形成的音乐厅,侗族姑娘们在这里演唱洪州琵琶歌,给了他别样的感受。
“贵州留给我的很多记忆都是独家的,会终生难忘,认识很多民间的歌者,有年轻歌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都让我受益匪浅。”阎维文说,听到很多美妙的声音,他对黔东南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美食有了全方位了解,很受启发,也思考了很多,未来希望能拿出更多时间,深入到民歌发源地,寻找最好的声音、最好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