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催人奋进的一年!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南明区宣传思想战线狠抓理论武装、意识形态、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放松,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为打造南明推进“三区打造”汇聚起磅礴力量。
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新闻宣传浓墨重彩,舆论引导卓有成效,文明创建熠熠生辉,文艺精品好戏连台……回顾2019年全区宣传思想工作的时间线,一幅精彩纷呈的画卷跃入眼帘!
高扬思想之旗 夯实精神之基
知向何处则方向不惑,明所从来则动力充足。
一年来,全区宣传思想战线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把理论学习、理论宣讲作为加强领导干部群众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抓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
为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向纵深发展。南明区着力抓好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和研讨,深入研学各类理论学习资料,共开展集中研讨6次,日常学习24次;着力抓好全区党员干部日常理论学习,充分利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建立“学习强国”管理小组32个,4418名在职党员加入平台学习。
为让理论宣讲常态化、全覆盖。南明区依托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基层理论宣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通过多种宣讲形式,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广大群众身边。一年来,开展宣讲1000余场,受益群众达7万余人。同时,率先在全市组建区“学习强国”记者站,90余条稿件被省市平台采用。其中,《时光南明》系列微视频之《一生一封信》《小服装连着大时代》《舌尖记忆》被推送到“学习强国”APP首页,《一生一封信》荣获“学习强国”平台“我爱我的祖国”微视频、摄影作品大奖赛一等奖。
为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南明区明确党委(党组)书记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让全区各党委(党组)书记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并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区委年度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党委(党组)每半年向上级党委报告意识形态工作制度。
这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战线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在求实求深上做文章,在求新求效上下功夫。
奏南明最强之音 发融媒最正之声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区宣传思想战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着力扩大对外宣传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做好主题宣传,讲好南明故事。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精心策划选题,全方位、立体化做好宣传报道,不断壮大主流声音。策划推出“三区打造进行时”、“践行四力,看南明变化”、2019黔茶文化季、“双谷融合·甲秀论剑”、《时光南明·致敬70年》系列微电影等专题新闻报道,在2019黔茶文化季期间,南明区新媒体平台发布茶文化相关稿件近200条,阅读量总量超74万,在新华社APP推出的茶系列稿件,阅读量多条均超10万+。开设“夜拍南明”“朗读南明”等系列品牌栏目,用声音和图像讲述南明深厚文化故事,充分展示南明好形象,传递南明最强音。
媒体融合强势发力,聚焦亮点先声夺人。这一年,南明区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大力实施媒介整合、生产要素重组、采编流程再造、服务平台重塑,形成了“四微一报一云”传播矩阵,策划推出动态、专题、专栏、专版报道,集中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成绩。同时,积极与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新兴媒体沟通协作,巧借媒体外力,聚焦南明发展。2019年,先后在传统媒体发稿1200余篇,在新媒体平台刊发新闻稿件3800余篇,全面提升新闻外宣工作整体水平。
做强网络主流舆论,提升净网治网水平。通过组织舆情处置专题培训,引进专业的舆情监控软件和服务,采用“人工+技术”等手段,不断提高舆情发现能力和处置能力;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网络舆情处置的意见(试行)》文件,进一步理顺网络舆情处置机制,提高舆情处置效率;对全区8716个网站进行巡查,对新媒体平台进行摸底,着力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升网络空间话语权和影响力。
强道德建设之基 树社会文明之风
社会进步需要文明引领,创新发展需要价值引航。
过去的一年,南明区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着力提升南明文明影响力。
通过大力推进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道德模范选树等系列宣传活动,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风尚建设;不断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深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平台和5个试点乡(社区)平台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一年来,全区共设置户外公益广告和刊播宣传内容8000余幅(次),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册;志愿服务达12万余人,在“志愿云”信息平台累计录入活动4981项,活动时间3251246小时。
为让文明创建得到进一步延伸拓展,南明区以“六心”行动为重要抓手,加大对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文明旅游、食品安全、占道经营、娱乐场所等多方面的管控整治,利用“百姓拍”APP搭建区级指挥平台,共受理城市管理案件86739件,已处置81996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提升。
同时,在全区开展“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等主题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各个阶段。将戏曲文化引入校园,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素养。
净文化环境之窗 扬时代文明之气
贵阳花朵空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争取到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0万元;花果园“贵阳街”被列为“十三五”时期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南明茶文化品牌“黔茶飘香 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
文化是文明前进的号角,既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又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一年,南明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净化文化市场秩序,推进文化品牌创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让文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延绵不断的传承传唱。
通过开展“书香南明”系列全民阅读活动,打造“城市阅读打卡”“文化润南明·书香遇知音——全民阅读启动仪式”等文化活动品牌,完成南明区14个农家书屋(含小碧乡大地村)1652本图书补充采购,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风气。
持续健全电影行业监管措施及配套服务工作,对辖区电影院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对辖区电影院放映规范、消防安全等方面工作进行检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送电影进乡村、进社区,放映公益电影751场,观影人数达57600余人。
为营造良好思想文化环境,南明下发了2019年“扫黄打非”行动实施方案及“净网、清源、护苗、秋风、固边”五大专项行动方案,大力开展“扫黄打非·绿书签2019”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发放资料等方式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宣传,积极指导开展“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目前已基本完成80%。
“要”在守正,“贵”在创新,“重”在实践。2020年,全区宣传思想工作正紧扣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两大战役,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推动南明区宣传思想工作在守正创新中,奋力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文/许巧英 石传珏 图/赵松)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