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新农村换新装展新颜

2020年03月20日17:0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茶农们正在抓紧时间采茶创收 谭文斌 摄
茶农们正在抓紧时间采茶创收 谭文斌 摄

新时代、新农村、新气象。走进石阡县的千村万寨,干干净净的通村路、串寨路、连户路平平整整,径直通往鸟语花香、蝶舞蜂唱、宽敞舒适的农家小院;撂荒地、闲置地、荒山坡被优质苔茶、精品水果、绿色蔬菜、中药材等高效农业全覆盖,变成了美丽的“乡愁馆”。一幅幸福美丽的画卷在宛转春流中徐徐舒展。

农村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也是石阡县46万干部群众携手并肩、苦干实干辛勤奋斗出来的。

乡村靓:防疫添美双轮驱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包保的党员干部心系民生、情牵群众,持续驻扎在前沿阵地,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坚定的信心、有力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坚定守住了疫情防控底线——“零”交叉感染。

“我们利用没有外出务工的这段时间,全面打扫室内屋外、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既让村寨变漂亮了,也让疫魔无处藏身。”石阡县大沙坝乡金星村群众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时纷纷这样认为。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群众自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集中用餐主动用公筷公勺、出门戴口罩、主动到监测点接受检测,群众主动防控的意识明显增强。

金星村老党员王朝伟说,家家户户把环境卫生彻底打扫干净了,村庄美了,我们更安全、更幸福了。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县114个国家机关单位持续深入责任区开展环境整治820余次,311个村(社区)对村组群众的厕所、垃圾池、人员流动大的区域集中整治和消毒杀菌2600余次,既美化了村庄,也筑牢了疫情防控“防火墙”。

产业壮:创收娱乐相得益彰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部分游人慕名前往金星村的集中连片黄桃种植基地,赏桃花踏青,一边感受全县“1+3”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头的红利,一边享受浓郁乡愁的旖旎桃园风光,感受产业发展后群众生活的美好。

“你看,我们住这个地方美了吧,春天到处是花,秋天到处是果,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金星村新华组54岁的王刚强说完,又踏着翩翩的舞步回到桃林空旷地带的娱乐健身队中。

70高龄的娱乐健身队员王阿姨告诉笔者,“这段时间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就把健身场搬到桃林中,赏花健身两相娱。”

石阡县政协派驻大沙坝乡金星村第一书记欧天银说,该村集中流转土地种植优质黄桃460亩,将其打造成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去,群众看到发展成效后,主动调减玉米等低效传统农作物,纷纷发展黄桃、蜜柚、猕猴桃、李子、红橙等高效产业。

目前,全县种植精品水果16.9万亩,有盛产果园7.5万亩,五德、大沙坝等乡镇集中连片的桃花已盛开迎客。

民风淳:移风易俗共创和谐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阶段,广大驻村帮扶干部紧扣“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成效”根本,围绕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倒排时间表,高挂作战图,抢抓季节时令,啃下产业融合发展“硬骨头”,在石阡大地掀起了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

“离清明节的时间越来越短了,明前茶的价格很好,我们得抢时间采茶。”龙塘镇神仙庙村茶农彭胜红,正忙着在神仙庙村自家的茶园采苔茶,既照顾了家里的母亲,又能管理好未返学的孩子。

“十多年前,产业发展不起来,鸡毛蒜皮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增收渠道窄。”五德镇新华村退休支部书记李洪显这样谈到了茶产业发展前后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男女老少都忙着去采茶创收,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不愿去争那点田边边、土角角,也没时间拉帮结伙搞‘窝里斗’‘起口角’。”

目前,全县300多支脱贫攻坚队正忙着围绕“图斑”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特色产业,助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有力巩固脱贫成果,共同营造起干事创业、幸福和谐的社会氛围。(谭文斌)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