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面对这场防疫阻击战中最严峻的“大考”,贵阳市南明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未雨绸缪、精准施策,逐级扎密“旱码头——楼宇——企业”三道关口战备“复工潮”,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严防死守,筑牢城市防护墙。春节以来,在南明各乡(办)、村(居)、小区、重点路段出入口,基层干部、区直共驻共建部门党员干部、志愿者们全员轮岗,24小时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死守各类卡口,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在“复工潮”来临之际,紧盯牛郎关高速路出口和贵阳火车站两个“旱码头”全力确保外防输入无漏洞。在牛郎关高速路出口,执勤人员严格按照返黔入黔人员管控要求,实行两班倒的模式,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对下高速的机动车驾驶人、乘客开展防疫排查,要求经过卡口的车辆进行扫码登记、检查消毒,对司机和乘客信息进行核查登记,并检测体温,坚决切断一切可能的输入性传染源。在贵阳火车站,遵义路街道办事处会同公安、卫健等部门,积极协同铁路部门做好进出站旅客体温检测、健康信息登记、重点人员筛查、发热旅客移交等工作,对有发热等疑似患病的旅客,配合铁路客运、卫生防疫部门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疫情传播。
严管严控,织密楼宇防护网。针对辖区内商务楼宇相对集中的特点,实行全联动工作格局、全人员登记造册、全覆盖宣传教育、全区域检查防护的工作举措,实现楼宇疫情防控责任全覆盖、对接无缝隙,全力确保内防扩散无盲区。把好第一道关。由各办事处通过电话一对一联系辖区各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复工、返筑员工情况进行排摸,督促企业做好、做实、做细员工流向登记,设置“复工白名单”。同时,督促物业和企业做好楼宇及企业内部电梯、会议室、食堂、茶水间等区域的消毒工作,要求企业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备足口罩、酒精等防护物资,每天为员工测量体温,及时了解员工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办事处通报。守好每一扇门。由各街道对本辖区所有商务楼宇实施专人负责,每座楼宇明确一名专职联络员,做到“一楼一人”,负责与楼宇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单位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辖区各防控卡点持续推进出入人员特别是返岗人员疫情排查工作,除了测量体温、登记办理疫情排查电子标识之外,还要求出入人员携本单位出具的工作证明或出示工牌,才能出入,最大限度守好防控大门。发好每一次声。着重加强防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发布疫情防控权威信息动态、相关扶持政策和防控科普知识,引导企业加强自我防护。同时,推出“人性化”大礼包,向楼宇企业温馨推送“市内餐饮企业向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集体用餐供配送服务”等提示,避免交叉感染。
严阵以待,打造企业保障线。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统筹安排企业开工、防疫工作,确保有序安全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突出“早”,早动手、早研究、早部署,对全区18户规上工业企业1240名员工基础信息梳理排查,防疫物资筹备情况进行每日动态摸排,拓宽渠道寻求各方社会资源供企业自行采购,引导企业主动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现正按照市级复工复产流程加紧申报。力求“准”,制定“一企一策”措施,分轻重缓急、分类分批有序推动企业(项目)复工复产,举全区之力综合施策、优化服务、加强协调,支持企业共渡难关。持续“严”,进一步织牢防控网,监督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逐一排查返工人员健康状况,确保企业在疫情防控达标的前提下正常生产。(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