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都和平村驻村工作队:“沉”到扶贫一线 “驻”进百姓心中

孙远桃

2020年02月09日16:4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自从工作队驻进和平村,不仅我们的路更宽了,房更亮了,产业也实现了提质增效,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你们的辛劳……”春节期间,一封感谢信送到了三都水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大河战区和平村驻村工作队指挥部。在信中,村民们不仅讲述了和平村一年来发生的变化,也表达了对驻村工作队深深的感谢。

“这是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收到的最好礼物,它将激励大家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战役中。”三都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张如何说。一年多来,驻村工作队员克服各种困难,深入乡村院坝,以真心换真情,通过踏实有效的帮扶,让贫困山乡发生了改变,也收获了村民的肯定与认可。

深入脱贫一线 用心换取百姓信任

“好姑娘不在和平,好姑娘不嫁和平。”这听起来像一句玩笑,但却是和平村过去真实的写照。和平村坐落在三都县第二高峰——老王山的山脚下,海拔在820—1636米之间,是该县海拔最高的村子,这里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世代居住着水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寨。

受地理条件制约,过去村民们大都以传统农业为生,生活十分艰苦。近年来,随着贵州脱贫攻坚战的纵深推进,和平村的水、电、路相继开通,在县政府的引导下,很多村民因地制宜发展起茶叶种植。不过,由于产业基础不完善、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因素,直到2018年,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492人,贫困发生率为8.18%。

当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让和平村的老百姓与全国人民一道脱贫致富奔小康?2019年初,作为定点帮扶单位的三都县自然资源局选派出36名优秀干部,与大河镇及和平村的9名干部一起,共同组成驻村工作队,将脱贫重点工作和着力点前置下沉,放在农户家里、田间地头及茶园。

“和平村人口多,地域广,脱贫攻坚面临的形态多样,形势严峻,驻村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精准地找到农户致贫的原因,视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这样才能把贫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和平村首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三都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吴宗但说。

不过,帮扶工作却远没有队员们想的那么简单和顺利。在更崇尚家族决议的少数民族地区,驻村之初,“闭门羹”成为队员的“家常便饭”。有些群众不管队员怎么说就是不相信干部,去了七八次连门都不让进,甚至还对他们冷嘲热讽,说他们做样子、走过场。

为了获取村民的信任和支持,驻村工作队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建起“1+13+333”工作机制,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及实行网格化调度,把责任落实到人,逐一攻克难题。

“我的微信朋友圈大多数是我的包保对象,我到他们家的次数和拉家常的时间,比和我的家人多得多。”队员韦琦芬说。为不影响老百姓生产,驻村工作队将工作时间延伸至晚上,通过“三会一讲”(院坝会、田间地头会、村组会、政策宣讲)形式,走进田间地头,融入百姓心里,实现了全村6483位村民的遍访和政策宣讲全覆盖。在驻村干部的用心付出中,越来越多村民愿意打开家门,敞开心扉,这让队员在“精准施策”上掌握了主动权。

夯基础强产业 因户施策拔穷根

“访民情”“解民意”只是第一步,如何带领群众脱贫,做到“惠民生”“聚民心”才是驻村工作队的重点。经过调研和走访,队员们发现,制约和平村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路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现在的和平村是由过去7个村合并而成的大村,全村共有33个村民小组,46个自然寨,这些村寨虽地缘相近,但情况却不同,一些寨子连硬化都没有完成,更别说发展产业路。只有首先打通村寨之间的‘毛细血管’,扩宽产业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不落一人’。”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岑兴鸿说。

通过走访驻村工作队得知, 轿山村的茶山没有生产便道,不仅村民上山采茶不便,有时候错过收购商收茶青的时间,还得走夜路自己拿到几公里外的茶叶加工厂去卖。为此,工作队立即展开相关土地整治项目申请,修建了4050米的生产便道和6520米生产水道。如今,茶叶收购商可以随时开车上山收茶,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卖茶青的事发愁,大家的收入也更加有保障。

苕寨村1-9组寨内道路既没有硬化,也没有路灯,村民出行十分不便。通过积极协调,驻村工作队不仅解决了寨子里5000㎡道路硬化问题,还安装了150盏太阳能路灯,让苕寨村194户村民更安全地出行。

此外,帮助敖寨村1、2组完成通组公路项目扫尾工作,打通敖寨与轿山小村通行的最后3公里;开展苕寨村村8、9组产业道路建设,完成相坪村串户路硬化,新建敖寨村活动场所……随着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引了更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村发展。

基础设施完善了,如何让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又成了工作队重点思考的问题。为了提升农户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工作队为村民请来贵州大学的茶学专家,给村民进行专项培训。同时,牵线搭桥引进深圳市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村里的合作社共同进行茶叶深加工和销售,进一步提升了和平村茶产业的附加值。

让“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民搬出大山,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脱贫致富。在做动员工作时,驻村队员不仅详细给搬迁户讲解了搬迁的好处和便利,还帮助搬迁户一起搬家。“有的搬迁户家里的猪没有及时卖掉,我们还会安排队员到农户家帮他们喂猪。”岑兴鸿说,驻村工作细无巨细,但每一件都关乎民生,只有把每一件“小事”办好,才可能完成全村脱贫这个“大任务”。

发展多措并举 助力乡村振兴

在驻村队员的倾力帮扶下,和平村的茶产业发展面积越来越大,产业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好;“组组通”的“毛细血管”延伸到了每家每户门口,干净整洁的村组大道车来车往;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9年底,和平村的贫困发生率从8.18%降至1.38%,全村群众实现稳定增收。2020年1月6日, 和平村顺利通过贵州省脱贫摘帽第三方专家评估,实现全村脱贫。“和平村虽然通过了专家组的评估,但村里的工作还不能丢。”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坦言,刚刚甩掉“穷帽子”的和平村,还有太多工作需要完善和提升。

比如,和平村现在的茶叶种植面积虽达13000亩,已初步形成规模,但大部分群众主要依靠销售茶青来获取收入,因此产值非常低。为此,需要继续提质升级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生态基地建管、龙头企业培育、标准质量管控提升、品牌引领与市场拓展、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茶旅融合发展等创新工程,着力推动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多元化、产业一体化,将和平茶叶发展成具备一定基础的优势主导产业。

同时,对患有重大疾病或发生意外事故的家庭,需要建立起防止返贫的预警监测机制,一旦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还有一些家庭上学子女多,教育负担重,需要在国家现有的教育帮扶下继续争取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的扶持,让更多贫困家庭通过教育改变贫穷面貌……

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望。“位于老王山脚下的和平村境内有一片近8000余亩的野映山红,每年映山红花开世界,都会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都纷至沓来,把4.5米的通村公路堵得水泄不通。如果能够引进龙头企业,把这片山脉打造成景区,这将会成为这个村庄对外一张最亮丽的名片。”

“以前村民们守着青山绿水这个‘金饭碗’,却过着穷日子,如今在党的扶贫政策帮扶下,我们希望带着村民一起,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对于和平村的未来,驻村队员与村民们共同期待着。

(责编:邓庆雨、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