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精准防控疫情,日前多个城市公布了确诊患者所在社区的名单。1月30日,广东省深圳市卫健委公布了第一批31个最新确诊的新型肺炎病人曾逗留过的小区(场所)名单。1月31日,深圳又更新了这份名单,公布累计确诊的134个新型肺炎患者曾逗留过的82个小区(场所)。不久后,广东省广州市也发布了“疫情社区名单”。山东省济南市也发布了相关名单信息,已提醒广大市民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目前,很多城市都出现了聚集性的疫情病例,一个社区集中出现多起确诊病例,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做好社区疫情防控,是抗击疫情行动的现实需要,在基层堵住病毒扩散的危险,是所有社区管理者与居住者都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公布确诊患者所在社区的名单值得推广,但需要在三个细节层面的问题上做好工作。首先,发布的信息必须极其精准。从已经发布名单的城市来看,每个名单都涉及数十个小区,关涉着数十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做到准确、严谨,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疫情特殊时期,任何虚假消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在搜集、整理与发布信息时,务必慎之又慎。
再者,发布信息应当及时,真实的信息发布必须“跑赢”谣言。不少网友会在官方发布正式通报之前从各处搜集“确诊名单”,这些真假难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社交平台上,令人更加焦虑甚至恐慌。因此,官方及时发布确诊患者所在社区的名单,对消除谣言、引导舆论、抚平民众情绪有重要作用,官方消息越及时精准,谣言越没有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保护好公民隐私权也至关重要。公布确诊患者所在社区的名单,不等于公布患者的个人信息、具体门牌号,进而给当事人带来巨大困扰。事实上,当发现所在社区有确诊者时,人们已经能产生充分的警惕意识。拿捏好分寸,避免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做法,张弛有度,不让人陷入过度恐慌,可以更好地实现精准防控疫情的目的。
应对疫情特殊时期需要特殊举措,但所有的行为都必须遵照伦理与法律的要求,以人为本,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应对。官方公布确诊患者所在社区的名单,实质上也是政务透明化的举措,实现了相关部门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互通与互信。在当前处境下,这个相互认同与理解的状态格外关键,有助于动员更多力量、加强资源联动,对疫情实现精准有效的防控。(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