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铜仁大放异彩

2020年01月17日10:01  
 

"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

铜仁,素有"黔东门户"之美誉。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说铜仁》中直言,"铜仁之所以为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近年来,铜仁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心呵护老祖宗留给铜仁人民的生态文化财富,聚力打造文化旅游胜地,让黔东仙境之美耀世人间,聚八方宾朋前来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旅游休闲和投资兴业。

近年来,全市旅游经济"一路飘红",持续保持30%以上增长。2019年1-11月,全市接待国内过夜游客540.53万人次、同比增长23.81%,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37万人次、增长117.56%,入境过夜游增速列全省第一。

铜仁,正逐步成为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的度假康养目的地,一步一步成为文化旅游的胜地、度假康养的天堂。

坚定战略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文旅资源

市委、市政府把保护历史文脉、传统文化和绿水青山作为历史使命、摆到战略高度,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2016年11月,按照省委对铜仁建设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定位,创新提出“全力打造文化旅游胜地”奋斗目标。实践中,自觉秉承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梵天净土拒绝污染、桃源铜仁永葆生态。依托随处可见的桃源山水和神奇独特的“两山两江四文化”体系,在狠抓保护管理中丰富了文化内涵、守住了碧水清流、塑造了世界品牌。

2018年7月,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同年10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9年2月28日,梵净山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2019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之一,名列第三,是中国唯一一个入选的景点。同年11月8日,国际编号为“215021”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梵净山星”,从此,地上有个梵净山,天上有颗“梵净山星”,极大提升了铜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保护好梵净山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按照一切有利于保护管理的工作原则,探索形成了“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区内做减法、区外做加法”“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的保护管理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形成了以管理体制改革、“多规合一”、区划调整为抓手,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生态补偿和原住民生活改善、景区旅游管理、资源整合为协同的“七位一体”工作架构,形成了“一办七组”工作推进机制和常态督查调度机制,梵净山保护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现在的梵净山,区内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一级标准,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2-18万个;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一类水质;森林覆盖率稳定在97%;黔金丝猴、珙桐、冷杉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环境均得到有效保护。

2019年8月23日,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中,梵净山位列第9名。精心保护文旅资源既是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更成为了全市人民的一个习惯、一种自觉。

突出重点

坚定不移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

铜仁打造文化旅游胜地,核心是生态第一、资源利用、文化赋能、交通支撑、体育增彩,实现景、文、交、体、旅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思路是以全域旅游为依托,以景区建设为抓手,以优质服务为保障,坚持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

市委、市政府正加快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借助铜仁在贵州资源门类齐全、品种更丰富、特色更耀眼的优势,突出“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以梵净山为龙头,以遍布各地、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景区为依托,以相对完善的旅游公路为串联,形成众星拱月、多点开花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编制《铜仁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江口、万山有望今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突出“一带双核”战略。依托铜仁古城700年历史文化,按照“留古、复古、承古、用古”原则,保护既有古建筑群落,恢复重现古城历史文化风貌,找回铜仁人失落多年的“乡愁故园”。立足铜仁至江口沿线淳朴的农耕文化和“九曲十八弯”的自然风光、特色村落,启动实施“一带”项目,结合乡村振兴,突出“土、野、俗、古、趣”,打造农耕文化观光带、百姓致富小康路,建设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旅相融的精品力作。古城江宗门半岛有望于2020年底开园运营,“一带”项目将同步主体建成;梵净山山门外移云舍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依托“一带双核”,全省第16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已明确在铜仁举办。

突出精品景区打造。仅2019年,就整合资金40余亿元,推进石阡佛顶山、江口云舍、松桃苗王城、碧江九龙洞等景区提质改造,新建了石阡仙人街、万山牙溪泰迪农场等景区。拟引入广东长鹿集团来铜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填补铜仁无大型乐园的空白,有望打造成又一引爆铜仁的优质旅游产品。

突出红色文化传承。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充分挖掘利用沿河谯家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德江枫香溪会议旧址、周逸群故居、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石阡甘溪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加快万山朱砂古镇申报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在黔东大地世代传承发扬。

夯实保障

加快构建快旅漫游综合交通体系

无交通、不旅游。近年来,我市坚持交通引领发展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交通攻坚会战,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硬化路的“四通”目标。

抢抓全省高速公路加密网规划实施机遇,开工建设铜怀、德务、印秀、石玉、江玉、沿印松、湄石等7条高速公路,规划实施德江(合兴)至余庆、铜仁绕城、德江至印江、玉屏至天柱、沿河至道真、松桃至吉首等6条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十二五”初期的28公里飙升到654公里。

未来五年,全市将形成“4横3纵1环”高速公路网络、8个高速出省通道,总里程约1300公里,路网密度达7.2公里/百平方公里,综合密度居全省第二、全国前列;县与县之间高速公路互联互通,90%左右的乡镇半小时内可驶入高速公路。实施国省干线提升1031公里,建成县乡道提级改造、通村沥青(水泥)路等农村公路通畅项目4545公里,仅用1年4个月完成了12103公里农村“组组通”三年任务。成功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7个,申报成为全国22个之一、贵州唯一的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现在,铜仁凤凰机场可通达北、上、广、深等20多个重点城市,先后开通泰国、越南等国际航班,成为全省第3个、武陵山区第2个开通航空口岸的“百万级”支线机场。沪昆高铁通达铜仁南站,铜玉高铁直达铜仁主城区,乌江航道500吨级货轮可通江达海。

市委、市政府正全力推进交通强国铜仁示范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市、武陵山区域要素集散中心,未来几年的铜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更加完善、更加具有比较优势,铜仁交通将在武陵山区率先实现突破。这种完善的大交通体系,让游客在铜仁快旅漫游、快进慢出具备了条件,使得文化旅游胜地建设得到了最坚实的保障。

做优服务

着力提升旅游接待综合保障力

巍巍武陵山,最美梵净山,桃源深处是铜仁。我市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文物古迹21处。可谓县县有穿城秀水,乡乡有青山绿水,村村有田园山水,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随处可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旅游服务管理作为提升环境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全面完成A级旅游景区复核检查,确保景区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规范各景区交通、市场、秩序管理,保障景区安全有序,提升游客舒适度、获得感,让游客宾至如归、流连忘返。

在梵净山景区实行实名制、网上提前预售6天分时段门票制度,率先启用X光安检机、安检门等设备,严禁携带火源进山,全面落实票、证、人“三统一”入园制度,有效解决“购票难”“黄牛票”等问题。

在高速公路、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区域和重要交通节点动态发布景区接待预警提示,梵净山持续火爆,铜仁旅游持续井喷。进一步丰富周边景区业态,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有序分流游客。推进大数据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运营智慧旅游平台,天气、线路、门票、酒店、美食、导游、公厕智能指引、应有尽有,全市所有4A级景区均实现一网通办、一机智游。

在2019年7月召开的全国A级旅游景区质量提升电视会议上,梵净山景区成为我省唯一没有被游客投诉的重点景区。相继开展“多彩贵州·生态人文之旅”、“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避暑度假旅游、“多彩贵州·真情感恩”旅游宣传推广、多彩贵州冬季旅游营销推广等活动,全面实行省外游客景区门票挂牌价五折优惠、省外自驾游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在境内高速公路行驶五折通行优惠,旅游包机、旅游专列补贴等优惠政策,游客满意度、赞誉度、点赞率持续飙升,保持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旅游消费良好态势。

融合创新

全力推动文交体旅大融合发展

旅之无文、行而不远。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旅游为主体、文化为灵魂,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将文化植入旅游全过程,推进全域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建设黔东三县革命文物保护和展陈提升暨黔东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为契机,推动更多优质的红色文化资源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进入保护规划范围。成功举办了2019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铜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40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铜仁、畅谈绿色发展。江口县云舍村列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松桃苗绣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项目。

推动交旅深度融合。新改扩建旅游公路309公里,完成投资20.4亿元,推进乌江生态旅游廊道、梵净山外环旅游公路、佛顶山旅游公路建设,完善各重点景区交通“毛细血管”,打通了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结合景区景点、旅游风景道建设,加强沿线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风情小镇、特色村寨、汽车露营地、绿道系统等规划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线路,构建了“快进”“慢游”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

推动体旅深度融合。成功举办了梵净山登山大赛、中国传统龙舟大赛、环梵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其中:环梵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汇聚了加拿大、英国、比利时、俄罗斯、中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支车队、500余名选手角逐万山。召开了铜仁市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贵州梵净山“我的乡愁”微电影展,全面启动了万山朱砂古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万山汞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9年11月29日,全省温泉省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石阡召开,以石阡城南、思南九天、九龙洞等温泉为代表的铜仁“天赐神汤”,极大助推贵州“温泉省”建设,丰富了温泉康养体验,吸引了大量高端游客来铜休闲度假、康体养生。铜仁,逐渐成为游客来了还想再来、来了就不想再离开的康养胜地。

正如贾平凹先生所说,铜仁,活该是桃源的深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活该是人间的仙境、文化旅游的胜地,正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纷至沓来,追寻心中的“桃花源”!

来源:铜仁日报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