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功名隐田园 淡泊名利守初心

——88岁退伍老兵陈文魁的感人故事

2020年01月14日08:39  来源:贵州日报
 

88岁的陈文魁依然精神矍铄。

遵义市正安县石志村,本是一个安静的小山村,然而这几天,88岁退伍老兵陈文魁的事迹却让这里“炸开了锅”,老人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荣立两次三等功,退役后深藏功名60多年,在家乡默默劳作,他的故事让人感佩不已。

1月10日,陈文魁家像过年一样热闹非凡,屋内火炉旁,陈文魁坐姿挺拔,略带笑意,身旁围坐着一圈“听众”,随着老人断断续续的讲述,那些尘封的往事鲜活了起来,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始终不忘拼搏

在陈文魁家斑驳的墙面上,一块写有“拼搏”的金色铁牌擦拭得很是干净。

“再有军功也不能忘了拼搏。”看着铁牌,陈文魁思绪万千。

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到家乡石志村,陈文魁当过民兵连长,带领民兵修路、建厂,还带领村民进行农业生产。他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农民本色,从未向组织抱怨过。他说:“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功臣,我算不了什么。”

60多年来,他没向任何一级组织透露过自己这段传奇往事,没找过任何一级组织提出诉求,只是以一个农民的身份默默劳作。

“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在走访陈文魁老人家时,看见他里面穿着一件军衣,就和老人聊起了部队生活,才得知老人年轻时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往事。”石志村第一书记张济国说,正是这一次走访,陈文魁的故事才被外界知晓。

张济国将老人的故事发到朋友圈,收到了大量的点赞和评论。

张济国说,陈文魁老人60年来淡泊名利,深藏功与名,有困难也从不向组织提要求,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他要求家人“不要张扬”

虽然皱纹已深深地镌刻在脸上,但身姿挺拔,陈文魁老人身上,那股军人气势却还在。他也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每年政府的补助和子女给的赡养费加起来有两万多元。”

即便是最困难的岁月,陈文魁都凭借着信念咬牙度过。不管是做什么工作,处于怎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从来没有提及自己立功受奖的事。

陈文魁的儿子陈光辉说,父亲的过去就是一个“谜”,直到几年前,这个谜底才一点点揭开。

2010年,母亲去世,陈光辉从外地赶回来办完丧事后,陈文魁提着一袋东西交给了他,让他替自己保管。袋子里装着的,正是陈文魁的立功奖章和证书。

“不要张扬。”陈光辉想不到,父亲对自己的第一句“解释”,竟然是这样的开场。

“我们以前只知道父亲当过兵,但从没听他说过立功的事。看着奖章证书,我追问他,立了这么多功,为什么不给我们讲?可他却说自己没做什么贡献,真正有贡献的是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陈光辉说,父亲每次提到牺牲的战友,就会流泪。

“父亲在朝鲜战场上当过通讯兵,现在还记得通讯暗语。”陈光辉说,也就是最近几年,父亲才开始和他聊自己当兵的故事,“挖战壕、上战场、负枪伤,许多事情的细节他都还记得很清楚。”

对于身边“藏”着这样一位英雄,邻居和村里的乡亲们也感到震惊:“只晓得老人家当过兵,却还不知道他是立过功的英雄。”

“外表看着和普通农村人没两样,就是性子倔强些。”

“能够这样甘愿平凡,保持初心,实在太不容易了。”

村干部和邻居们的话语间,既有不可思议,更有满心的敬佩。

艰苦朴素传承好家风

“最光荣的事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文魁说。

退伍后,挑水、种地、砍菜,陈文魁什么事都做,即便生活清贫,他也总是以身作则教导子女,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陈文魁说:“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路给我们修到家门口,房子也给修好,我每月都有生活补助,以前只能吃两碗酸菜,现在有饭、有豆花、还有肉,每天换花样,以前可根本没想到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如今在村里,当村“两委”开展工作时,他总是积极响应,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向群众们宣传政策,主动为左邻右舍化解矛盾,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尽管视力不好,但陈文魁老人仍然喜欢了解国家大事,每到晚上7点,他就坐在电视机前“听”新闻联播。

有时听新闻听到高兴的事情,陈文魁老人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国歌、唱起当年在战场上学会的红色歌曲。

“父亲常常教导我要学会感恩,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为村民着想。”陈光辉说,在父亲的教育下,陈家子女都靠自己的本事吃饭,虽不富裕,但每个人都勤勤恳恳,不等不靠。他们也遵循陈文魁的教诲,从没有在外提及自己父亲立功受奖的事。

“陈文魁老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老革命,这么多年深藏功名默默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他党性意识强,意志坚定,家风淳朴,为家庭、为村里树立了好榜样。”土坪镇党建办副主任黄静感叹。(邓杰 杨伦丽)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