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智 斩断穷根

——水城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之六

2020年01月10日09:42  
 

教学生认识地球仪。聂 康 摄

山路蜿蜒,一座座美丽的校园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读书声在山间回荡。

大山深处,乡村教师甘贫乐道、默默奉献,以爱诠释坚守,用教育改变贫困家庭的命运,托起孩子们的梦想。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扶智治愚的根本。

“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抓教育就是抓民生,只有发展教育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水城县坚持聚焦控辍保学、教育资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等重点工作,务求精准、尽锐出战,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教育保障这场硬仗。

“阳洋,你放假回来了?寒假期间想不想找一家单位参与社会实践?如果需要,我们会帮助你的。”1月3日,家住水城县比德镇黄草村王家寨组的杨阳洋刚放假回家,便接到水城县教育局帮扶人王慧的视频电话。

杨阳洋是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谈起孩子的求学经历,母亲杨秋红感慨万千。

杨秋红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2016年,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初中毕业的杨阳洋没有继续读高中,而是考入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中职学生。

“我们读书少,吃了不少亏。娃娃在学校,可以学到技术,以后一定有更好的出路。”杨秋红说,儿子考上职业技术学院时,她兴奋得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并暗下决心,砸锅卖铁也要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在贵阳读书,学费、生活费这么高,读完得花多少钱?”高兴之余,杨秋红心里不断盘算着,开始为孩子上学的费用犯愁。

然而,杨秋红的担心是多余的。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没多久,王慧便登门拜访,她不但带来了教育扶贫政策,还手把手帮杨阳洋申请助学资助。

“我们正在为娃娃学费发愁呢,这下,悬着的心全放下来了。”对于各种教育扶贫政策对她的帮助,杨秋红至今很感激。

杨秋红扳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下:“中职助学金每年2000元、每年免学费2000元、中职扶贫专项助学金每年1000元、每年免教科书费用400元、每年免住宿费500元……”合计下来,每年各项资助资金近6000元。

得到政策帮扶的杨阳洋,学习上再无后顾之忧。2018年,他通过中职升高职考试,顺利考入了本校的土木工程专业。

“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供娃娃上学还愁啥呢?再苦、再难,都得把娃娃教育成人,将来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对得起党和政府的恩情!”杨秋红说着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

杨阳洋只是水城县受资助的众多贫困学生之一。

让贫困学生、农村孩子享受教育资助“一个不少,一个不漏”,水城县不遗余力。

集全县之力,水城县打响教育扶贫攻坚战。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同时,出台《水城县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帮扶教育资助工作方案》,帮扶责任人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学生申请办理资助,由原来的“学生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服务学生”,全力保障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

2019年,全县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979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4624.211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7532人,贷款金额5526.05万元;普通高中、中职学校1235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实现无障碍入学。

与此同时,控辍保学成为教育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水城县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水城县“三段式”决胜脱贫攻坚第三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方案陆续出台。

1月3日下午,黄草村岩洞组村民杨贵芬家中,晚饭已经开始准备了。等到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杨贵芬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张勇,今年17岁,在比德中学上初三;小儿子张巡,今年15岁,在比德中学上初二。为了两个孩子的读书问题,杨贵芬和丈夫张文向操透了心。

“如果没有教育局的干部,我们家的两个娃娃可能现在已经辍学了。”杨贵芬说。

2018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杨贵芬和丈夫张文向双双前往浙江打工。

出去还没两个月,缺乏监管的张勇、张巡便三天两头逃课在家。

水城县教育局驻黄草村岩洞组决胜队员欧鹏及学校老师,多次上门给孩子们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劝其返校就读,并打电话给杨贵芬。

听到孩子逃学的消息,杨贵芬和丈夫张文向心急如焚。

在浙江打工期间,因为没有文化,夫妻俩只能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最苦最累工资也是最低的活。

“我们就是因为没有文化,才吃了大亏。娃娃不多读书,以后还得走我们的老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辍学。”夫妻俩当即辞掉在浙江的工作,返回家督促孩子继续上学。

“现在,两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可以。以后,条件再艰苦,我也要供他们读高中、上大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杨贵芬说。

杨贵芬的感叹,也是众多贫困家庭的共同心声。目前,水城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无一例因贫辍学现象发生。

教育资助、控辍保学,只是水城县教育保障工作的一部分。2014年以来,水城县还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等重点工作,大力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学校靓丽前所未有。将城区已出让和已划拨的1263亩商业用地收回建学校,将乡镇“黄金地块”用于学校建设;为每个学校建设有标准体育运动场、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等;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尊师重教前所未有。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让“老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称呼。2014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考、特岗计划、人才引进等方式补充教师2781名;累计投入教师培训经费3500万余元,培训教师8.8万余人次;选派优秀校长、教师开展定期交流轮岗3254人次;与大连市中山区、高新区,贵阳市白云区建立教育交流合作关系,选派245名中小学校长及管理人员分7批到中山区跟岗培训学习。

——学生幸福前所未有。连续三年举办“激情六月·放飞梦想”系列活动,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提升城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覆盖;统一配送营养餐,确保学生吃得安全、营养,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资金3.667亿元。

——群众满意前所未有。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适龄儿童做到就近入学,确保入学机会均等;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每个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都能衣食无忧、倍受关爱;办好特殊教育学校,采取集中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确保“三残”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

2017年,水城县被授予“贵州省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合格县”称号;2018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前两年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宋 迪 郭 坤)

来源:六盘水日报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