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动苗乡美

2020年01月09日10:16  
 

杨兴华、杨国举叔侄俩的芦笙舞。

题 记

白牛村位于水城县杨梅乡,属于深度贫困村,距离乡政府驻地8公里,由原来的全和、白牛两个小村合并而成。全村所辖面积为18.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920米,最低海拔1380米,耕地面积为7682.78亩,森林覆盖率48.3%。

全村下辖22个村民小组,2019年人口数为836户4172人,低保户117户294人(其中非建档立卡32户68人、建档立卡户85户226人),居住有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级组织现有党员47名,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小学1所,卫生室2个。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冬日里的白牛村,一派恬静而悠闲的田园景致。

行进间,突然有悠扬的乐声传来,忽高忽低,婉转动人。

循声觅去,原来是两名男子,一边吹着芦笙,一边翩跹起舞。

他们是谁?在做什么?带着好奇我们慢慢向他们走近。“他们两个,是叔侄俩,我们这里有名的芦笙舞‘组合’,很受苗族同胞欢迎,‘粉丝’不少呢。”同行的杨梅乡副乡长杨峻杰为我们解开了疑惑。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周围不知不觉间就多出了许多围观的村民。

在村里的一小片空地上,正在吹奏着芦笙的叔侄俩,身着苗族特色的黑色长衣,随着曲调的变化,摇曳身形、翩翩起舞。他们时进时退、忽左忽右,不停变换着舞姿,整套动作充满着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据了解,叔侄俩都是白牛村村民,叔叔叫杨兴华、侄子叫杨国举。

“下午要去独木寨演出,现在先练习一下。”杨兴华告诉我们,芦笙舞是苗族的传统文化,自己从小就开始学,侄子的本事,也是自己教的。这些年,大家生活好了、收入多了,吃穿不愁之余,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来搞文化活动。

现在,他们接到的演出邀请一年比一年多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农村富起来了,自然就有了芦笙舞传承兴盛的土壤。“过去是苦中作乐,现在完全是一种爱好。”杨兴华说,像他们这样的“团队”,村里还有两三支,而且各有各的绝活。

在农村,芦笙舞是“很花钱”的爱好。“一套服装,少说也得千把块。如果是租,一天就要100元。”杨兴华细说着,不只是服饰,一支好点的芦笙,也得上千。可以说,爱好芦笙的人,家里的生活条件不会太差。

杨国举的家,是如今农村常见的小平房,院落里摆放着各种花草、石木,庭院内外干净整洁,竹架上还挂着鸟笼,里面是山里抓来的黄豆雀。

“过去哪有这么好的条件,住的是瓦房,出门就是烂泥塘。以前种庄稼不够吃,现在不种地也能吃饱!”杨国举感叹到,这几年搞脱贫攻坚,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通了水电,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过去种的是苞谷,现在种的是樱桃等经济农作物,国家还给补助。

吃不愁、穿不愁,心灵手巧的苗家人,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也增加了芦笙制作、表演以及苗族服饰制作等产业的新需求。

村子的另一头,朱明珍正在为手中的衣服刺绣。

和朱明珍一起的,是她的儿媳妇,她们俩正在绣的是苗族的正装。朱明珍边绣边介绍,这么一套苗族服装,需要大量的手工制作,常常需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光是成本就要上千元,在节庆或婚丧嫁娶的重要日子,每个人都要穿上。

“我姐姐在顺场乡开了店,专卖苗族服装,一年能赚好几万。”朱明珍说。

在杨峻杰的带领下,我们慢慢向村活动室走去,村文书陈文婷正在忙着填报材料。她的身旁,坐着婆婆和儿子。大家可能都习惯了这样的互相陪伴,被婆婆抱着的儿子,乖巧地看着妈妈,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她们一家人都在脱贫攻坚战场,太不容易了。”杨峻杰说,陈文婷的丈夫,被派驻盘州市保基乡当“第一书记”,基本顾不了家。2018年7月,刚休完产假的陈文婷,就带着没满周岁的孩子,回到了白牛村。一同来的,还有心疼孙子的婆婆。从此,一家三人就在白牛村安了“家”。

因为家不在这边,儿子又小,丈夫又在驻村,陈文婷到这里工作以后只有把儿子一起带着来了。刚开始确实有很多不习惯,可慢慢的也就适应下来。这两年,白牛村村容村貌、文明习惯、产业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有我的亲身参与。很有成就感,虽说很苦很累,但也值了。”陈文婷说。

整理完材料,陈文婷又要外出走访贫困户。儿子跟着陈文婷,一直到了大门口,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同一时刻,杨兴华、杨国举叔侄俩,也骑上了摩托,驶向去往独木寨演出的公路。

公路弯弯曲曲,通往周边村寨、乡镇。芦笙阵阵悠扬,飞出吊脚楼、飞出苗寨,唱出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美妙乐曲。

记者手记

农村富 文化兴

走进现如今的白牛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庭院内外鸟语花香,好一幅新农村的动人画卷。更令人动容的是,芦笙舞等民间文化艺术,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地文化生活的“主角”。

芦笙舞重获青春,并非偶然。自古以来,仓廪实而知礼节,文化的繁荣,从来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脱贫攻坚,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贫困面貌。在白牛村,村民通过产业、外出打工等,钱包渐渐丰满。正如村民杨国举所说,“以前种庄稼不够吃,现在不种苞谷也能吃饱!”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芦笙舞才具备了再次兴起的条件。

农村富,文化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美好未来,为期不远。(宋建英 宋 迪)

来源:六盘水日报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