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岩村固基础兴产业旧貌换新貌

2020年01月06日10:02  
 

“活着不一定要鲜艳,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这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川岩村,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张曙光的人生格言。两年来,该村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出列标准,认真落实市委“76554”工作方法,脱贫攻坚有了实效,生活有了保障,生产有了起色,也给乡村振兴打了一个好基础。

川岩村距县城8公里,从县城向东驱车,10来分钟就到村里。一条环村公路将5个村民小组像珠子一样串在一起。

到川岩村采访的这天中午,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有的人家门口停放着轿车,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院子里外种着鲜花或蔬菜,处处是新农村的景象。一户院子里,几个老人坐在小凳上晒太阳,悠然自得。红香柚基地里,村民正在松土、施肥、剪枝。

下午,天渐变凉,空气中有些冷,在村民田汉家,一家人正围坐在电暧炉上烤着火吃着火锅,欢声笑语的。

线路老化、供电不足、电压不稳定是川岩村过去的情况。2018年底,该村争取项目,对农电网进行了改造,每个村民小组安上一台变压器,新电线拉到各家各户。

“现在电压足了,房子里亮堂了,煮饭都用电饭锅,老人们也可以在家使用电暖炉烤火,再也不怕冷了。”川岩村村民田强说。

近年来,川岩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建设完成“组组通”2条,共计680米;争取排洪渠建设资金50万元,疏通排洪渠600余米;新建100立方米蓄水池1座,实现集中供水;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共计218盏;“四改一化一维”涉及102户,联户路1210米。

“水、电、路、游、讯是曙光生前的愿景,接过接力棒后,经过努力,这些愿景我们将它一一变成了现实。”采访中,村支书王正红有些自豪。

川岩村坐落在山坳里,石漠化严重,国土面积只有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8亩,村民们多是在山腰开点小梯田,或在石头间的薄土块里种植传统作物。

“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效一定要靠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对于乡村振兴也非常重要。”川岩村驻村第一书记高强说。

2017年,川岩村申报市级脱贫基金130万余元,大户入股70余万元,采取“集体经济组织+大户+群众”的方式,因地制宜,种植红香柚300亩,覆盖贫困人口85户296人。

“红香柚属于长效产业,要3年之后才能挂果,我们村按照‘长短结合、远近统筹’的原则,2018年,在红香柚基地套种南瓜,当年产量30万斤,收入10万元左右,2019年,又在红香柚基地轮作辣椒,收入又增加了。”村主任杨军算了一笔账。

离开川岩村时,月朗星稀。村里的太阳能路灯,将整个村庄的角角落落都照亮了。

“现在,晚上进出村子串门走亲戚,都像白天一样,村里亮堂得很。”村民田汉说。

“你看,我们从村里过来500米就是印秀高速路口,10来分钟就可以进城了。张曙光支书生前有一个愿望就是发展旅游,现在,交通条件好了,下一步我们要把农家乐搞起来,让游客下车就到我们村旅游,同时吸引城里游客来我们村享受田园生活。他的这个愿望将会变成现实。”川岩村攻坚队长、峨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秀珍说。(杨文姜)

来源:铜仁日报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