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武:群众心坎上的好干部

2020年01月03日14:29  
 

“他就是带着病为群众办事,为我们这些老百姓着想。要是我是管干部的,第一个把他提成书记。”这是德江县玉水街道安家渡村的群众对驻村干部刘安武的一致认可。

在安家渡小学任教的刘安武老师,今年8月份从脱贫攻坚的帮扶干部转为驻村干部,仅5个月的时间就得到群众如此点赞。记者走进他负责的安家渡村上三会组实地探寻他快速走进群众心里的密码。

一路追踪打探,记者最终在上三会组赵进齐家找到刘安武,见到他时,他正和妻子在赵进齐家新修的厨房里加装插座,由于原来的插座和灶台距离较远,刘老师又特意来解决 “最后这一米”的问题。

赵进齐是安家渡村不多的贫困户之一,老两口都快70岁了还都是一身病,儿子双目失眠,他们带着孙子生活很是艰难。

在年初的“五改一化一维”中,老人一开始就和施工队扛上了。地下层的大门施工队只做三扇,赵进齐却坚要做四扇,否则就不让做。由于做四扇门政策补助资金不够,就一直僵持着。

刘安武负责上三会组后,向赵进齐老人细问了三扇门与四扇门的区别。原来按农村习俗大门只能安“四季发财”“六位高升”,不能搞“有三必有四(事)”。

老人说:“本来就穷得搞不住,还要做这种不吉利的事情,我怎么愿意?”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刘安武特别理解老人的心思,就承诺自己掏腰包解尚差资金。

由于“五改一化一维”在全县普通开花,安装工匠成为紧缺问题,为确保按时完工,刘安武临时学艺当起了工匠,找不到帮手,他干脆把妻子一同叫上,演绎了脱贫攻坚前沿的最美“夫妻档”。

回想起夫妻俩给赵进齐安门的情景,老人很是感动,他说:“自己生养成人的儿子都没有这样做过,一个无亲无戚的外人做到这一步,完全够意思了。”最后,赵进齐硬是把家里的狗给卖了,自己补足了尚差资金。

“刘老师确实好,没得话说(非常好),隔几天又来关心我,问我身体好不好呀?生活如何?不能不谢刘老师。”现在一提起刘安武,赵进齐总是乐呵着这样称赞。

跟随刘安武行走在上三会组的村寨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舒心爽目。一位年近6旬的老妇远远地,就端出一框核桃满心欢喜地走过来打招呼。

“来,刘老师,快来拿核桃吃,刘老师你叫他们拿。”热情招呼反映出她内心100%的满意度。

老妇名叫文国英,一个人生活,今年拆除旧房新修厨房,村攻坚队帮了不忙,门和窗子就是刘安武带着妻子连夜安装的,那天一直忙到深夜11点多。

赵世权曾是上三会组的信访户,因为土地边界的小纠纷一直对村委会有些看法。但说起刘安武,他举起大拇指说:“刘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能吃苦肯吃苦,为群众办实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原来刘安武驻村后,帮他解决了多年未解的老问题。还是好几年前,赵世权院子的坎子垮一部分到下面家的菜园子里,由于两家关系不和,那家硬是不允许他进菜园子施工。为这事,他上访到了县里。

刘安武了解情况后,带着妻子还有60多岁的丈母娘,一起到现场施工砌石墙当起了义工。此举让当地的群众、干部无不为之感动。

据安家渡村脱贫攻坚队长刘军介绍,上三会组是全村最大的组共100多户,群众关系比较复杂,是导致前期接受脱贫攻坚检查成为黄牌的主要根源地。

通过刘安武几个月的努力,现在群众满意度已是大幅提升,在几天前的检查中满意度为100%,安家渡村也从黄旗警告变成了红旗飘扬。

刘安武,还让群众刻骨铭心的是,他忙完上三会组里的工作后,还到其他组帮着干。12月8日那天,他在麻坨组帮忙安装门,从早上一直忙下午,最后导致了休克,幸亏攻坚队的同志们及时把他送到医院。可是还没有出院,他就又回到村里接续攻坚。

妻子付婵介绍:“自转为驻村后他就很少回家,让他一个人在村里,身体不好有些不放心。”夫妻一同攻坚的身影成安家渡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刘老师到我们上三会真的很累很辛苦,命都差点丢在我们这(儿)了,他带着大家把环境卫生四处都搞得干干净净,我们大家都感谢他舍不得他走。”在群众会上,一位群众这样的发言赢得一片掌声。 (冯胜彦 涂 静 马叶春)

来源:德江报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