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党建引领构建新型移民社区治理机制

2020年01月02日16:27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中,务川自治县紧扣主题主线,强化党建对易地扶贫搬迁引领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筑牢基层基础,突出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展功能、服务功能,以“三抓三建三服务”为载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构建新型移民社区治理机制。

“三抓”打造党群之家。围绕“服务功能齐全、服务群众便利”,高标准打造社区“党群之家”,推进组织强起来、党员动起来、党群连起来。抓党群共建。围绕“六化”标准,聚力打造星级党群之家,设立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移民服务中心、培训就业服务中心、托管中心、移民小区便民服务站、卫生室、社区警务室、讲习所、喜宴堂、乡愁馆、便民服务超市等基础机构。抓平台建设。整合电子政务、户籍管理、民生事业等系统,新建易地扶贫搬迁信息化平台,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施系统管理,生成“二维码”,实现搬迁群众信息可随时随地上网查询。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实行“敞开式”“一站式”服务,推行“窗口式”办公和规范化管理,开辟党群共建一体化新路径。抓活动开展。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党性锤炼、问题检视、整改落实。目前,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组织集中学习8场次、研讨交流3次,参与党员130人次,开展交心谈心256人次,整改问题30余件,90名党员重塑初心使命。创新开展“自述记初心、自觉履使命”活动,获省委领导肯定。

“三建”共建共治机制。统筹各方力量,依托“党群之家”,积极打造互助网、连心网、管理网,以“党总支+支部+党员+自管委+群众”模式,形成社区共建、党群共创、成果共享的新型社区治理“大格局”。建好“互助网”。社区搬迁群众自发成立自主管理委员会,分设政策宣讲组、环境管理组、公共服务组,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化解群众之间矛盾、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创办“四点半”学校,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对留守学生开展爱国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和学习辅导。建好“连心网”。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定期走访调研机制,县四家班子领导定期不定期深入社区、搬迁户家中,以座谈会、院坝会、家庭会、板凳会等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讲解法律法规知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累计走访搬迁户325户次、召开各类会议52场次,解决实际问题400余件次。紧扣党群连心目标,社区党员、干部和自管委同志分类包保搬迁户就业、就医、就学和家庭生活。建好“管理网”。以“党总支+党支部+党员+自管委+搬迁群众”模式,制定社区网格管理工作流程图,分解细化党建网格目标任务,将党组织、党员、自管委、群众紧密连在一起。33名社区干部27名农村党员、82名自管委成员网格化管理服务59栋安置房3198户搬迁群众,形成社区干部、移民楼长、自管委成员“三位一体”的共建共治格局。

“三服务”提升服务水平,让搬迁群众舒心。整合组织、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人社、群团等组织力量,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服务就业。出台移民群众生计保障后续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等系列优惠政策,分类建立未就业人员台账,组织群众参加技能培训,及时传递企业用工信息。根据登记就业人员信息,主动帮助争取就业岗位,分类建立已就业人员台账,适时掌握就业动态。通过工业园区就业一批、旅游景区就业一批、购买服务项目就业一批、电商产业发展就业一批、建筑工地务工就业一批、自主创业就业一批等“六个一批”扶持政策,举办劳动技能培训28期,培训移民4100余人,帮助5700多名搬迁群众实现就近或外出就业,实现户均1.8人就业目标。服务就学。出台搬迁户随迁就读工作方案,将682名搬迁户子女分配到安置点附近中小学就近入学,学校安排教师跟踪做好学生生活服务、学习指导;344名搬迁户子女分别获大学、高中、中职“两免一补”。服务就医。县医院为搬迁群众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将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从原来的最高报销80%增长到报销90%以上,187余人报销医疗费用,补助金额31.9万元;对行动不便的老、弱、残群众,组织医生定期上门诊疗送药。建立社区卫生室,定期对搬迁群众开展免费体检。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