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發力職業教育協作

2021年02月01日08:49  來源:貴州日報
 

■ 陳世海

職業教育作為與社會經濟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兩大戰略中不但發揮著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作用,而且肩負著培養多元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

江蘇省張家港市對口幫扶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以來,始終堅持智志雙扶理念,緊盯沿河職業教育薄弱環節,充分借助張家港本土院校沙洲職業工學院(以下簡稱“沙工”)教育資源,持續深化張沿兩地高職教育交流合作,同時以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牽頭對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等職業學校(以下簡稱“沿河職校”)實施“組團式”教育幫扶,精准發力職業教育協作。

堅持精准幫扶,精細化制定幫扶方案。在兩地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沙工為沿河籍學生量身定制“精准招生、精准培養、精准資助、精准就業”的“四精准”專項教育幫扶方案。至2020年,沙工將在貴州省的招生計劃從最初的5名增至400名,可供沿河籍考生選擇報考的國家級、省級高水平骨干專業從11個增至20個,目前在沙工就讀的沿河籍學生已達796人﹔中等職業教育方面,以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為牽頭單位,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以及張家港第二、第三職業高級中學先后與沿河職校達成校校合作幫扶協議,實施“多對一”幫扶。目前共派出15名優秀教師到沿河職校進行支教,幫助沿河職校汽車運用與維修、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現代農藝技術、護理四個專業通過了銅仁市教育局的教學評估,沿河職校老師在2020年貴州省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優質課評選交流觀摩活動中榮獲二等獎第一名。

聚焦貧困學生,多元化落實助學措施。沙工對沿河籍學生精准摸底,實行“一人一檔”,安排專職輔導員與學生結對。安排張家港市級財政對口幫扶資金1050萬元,對沿河籍學生按照“低保貧困戶、一般貧困戶、一般農戶”三類貧困程度,每學年分別給予10000元、8000元、5000元專項資助,目前已發放986.8萬元。中等職業教育方面,安排對口幫扶資金310萬元用於購置實訓設備,幫助沿河職校建立汽車運用與維修、高星級飯店運用與管理、服裝設計與工藝等專業教學實訓室,極大改善了沿河職校的實訓條件。建立專項助學幫扶基金,組織有關企業捐款並拿出部分財政資金,向沿河職校捐贈300萬元資助貧困戶學生。

立足成長成才,全方位提升綜合素質。沙工根據沿河籍學生特點制訂針對性培養方案,把技能培養專項課程與綜合素養提升相結合,從心理、管理、活動等多維度發揮育人作用。針對沿河籍學生英語、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較弱的情況,實施“補弱提升”計劃,單獨開設免費英語輔導課,定點免費開放機房組織上機訓練輔導,經濟管理系4名沿河籍學生在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競賽“電子商務技能”賽項中榮獲三等獎。實施心理健康普測,重點關注沿河籍學生心理狀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盡快融入大學生活。加強人文關懷。開展特色適應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新生看港城”沿河籍學生專題座談會等活動,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張家港,融入沙工大家庭。目前,沙工沿河籍學生有13人獲國家勵志獎學金,13人在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中獲獎,無一人因學業困難、生活障礙、人際交往、專業困惑等原因退學。

突出就業導向,訂單式培養職業技能。深化產教融合,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校企合作,為沿河籍學生定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屬地校企合作企業沙鋼、永鋼、華燦光電、華芳、東渡等10余家規模企業簽訂協議,為沿河籍學生提供專業對口崗位帶薪見習機會,提高職業崗位認識能力。以企業冠名班形式,對沿河學生開展“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后可到冠名企業就業。發揮實踐育人功能,舉辦“職·德”訓練營,建立清晰合理、切實可行、循序漸進的就業創業指導機制,引導沿河籍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合理自我定位,明確職業發展目標,提高職業規劃意識,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作者為張家港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江蘇省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工作隊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工作組組長)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