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縣烏螺壩:冬日草莓紅 游客採摘樂

2021年01月28日15:5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近年來,黔西縣杜鵑街道烏螺壩社區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浙江經營主體示范帶動種植草莓,並鼓勵和引導農戶發展以草莓種植的休閑觀光農業產業,推動農旅融合發展,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走進烏螺壩社區草莓種植基地,一排排種植整齊的草莓映入眼帘,四處彌漫著香味。隨著基地的草莓陸續成熟,不斷吸引了周邊游客前來採摘觀光。

游客周芷霖說,來到這裡,感覺這裡的草莓確實很好,又大又紅,吃著真的口感很好。隨行的小朋友萬婧揚也說,吃起來味道甜甜的,這個草莓吃起來好像巧克力味呀!

草莓基地負責人廖書禹早年在礦場上班,后來通過多次考察市場,了解到種植草莓經濟效益好,於2015年在烏螺壩社區流轉64個大棚開始種植草莓。種植過程中,廖書禹採用無公害有機種植,栽培的草莓個頭大、口感好,因此吸引了廣大游客前來體驗採摘樂趣,經濟效益明顯。

烏螺壩社區草莓基地負責人廖書禹說,草莓這個市場看到前景還可以,所以就開始從事這個行業,邊做邊學。

據介紹,種植基地主要以巧克力和奶油草莓為主,每年十二月到來年五月是草莓的採摘期,其中二三月份,草莓供應量不斷增加,是游客吃草莓和摘草莓的最佳時間。每到草莓大量上市時,基地都要聘請工人採摘,並銷往周邊縣區。

烏螺壩社區草莓基地負責人廖書禹說:“銷路這塊,年前基本沒問題,在黔西縣基本銷得完,如果年后量大的時候,就要銷往貴陽、六盤水、遵義等地方,哪裡的價格好就往哪裡走。在用工這塊也很大的,每年我們都要投入12至13萬元左右。”

烏螺壩社區草莓種植基地還將不斷提高種植管理技術水平,發展集休閑採摘、旅游觀光等為一體的新型農庄。該示范園還優先聘用當地村民在基地務工,讓他們不僅獲得土地流轉和勞務工資的雙重收益,也正在實現從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身份的轉變。

烏騾壩社區黨支部書記潘安雄說:“烏螺壩社區在2012年建了110多個大棚,引進了浙江經營主體的一個經商者來帶動我們當地的老百姓種植草莓,大棚流轉給浙江的經商者,老百姓得一筆收入,加上老百姓在裡面打工,也解決了就業問題,老百姓還學到一些技術。2013年,當地的返鄉農民工逐漸來學習技術,現在返鄉農民工也做了六七十個棚,效益比較好。”(吳靜 吉江 焦月)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