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南日報消息:近年來,瓮安縣嵐關鄉茶海村以提升黨組織的組織力為重點,通過規范組建黨組織領導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激活農村經濟發展主體,不斷健全和完善農村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堅持“一引三抓”,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通過“三支部”引領,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合力的發展格局,推進同心抓組織建設、同向抓產業發展、同力抓鄉村振興。由駐村工作隊臨時黨支部牽頭抓總,抓實產業選擇、組織方式、技術服務,推進村“萬畝茶葉+蔬菜+烤煙+中藥材”產業發展。以壩區建設為突破口,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貴州興瓮實業有限公司加強合作,以大棚蔬菜種植為示范點,積極推動“村社合一”發展。村黨總支部統籌協調,抓實資源統籌、利益聯結、基層黨建,發動、組織、引導黨員群眾參與發展農業產業。整合茶山及廠房、土地、大棚等資源,採取入股、流轉等方式發展產業,加強利益聯結。村農業產業黨支部術業專攻,抓實資金籌措、產銷對接、培訓農民,強化服務功能推進“村社合一”發展。利用縣內培訓機構、縣鄉農技、農業企業資源,開展農民技能培訓2000余人次,為群眾就業創業和發展產業提供技術服務。
堅持“三事三議構和諧,三治三同促發展”,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在嵐關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茶海村以“三事三議構和諧,三治三同促發展”為載體,進一步增強基層治理能力。採取“理事會議小事、村委會議大事”的方式,加強村級治理推進發展,加強“三議”規范,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制定完善了相關制度,規范議事章程、議事范圍、議事監督,推進村民自治、德治、法制融合,村規民約等制度完善,“三治”工作有效推進。同時充分發揮村黨總支部、產業黨支部、駐村工作隊臨時黨支部作用,推進同心抓組織建設、同向抓產業發展、同力抓鄉村振興。2020年該村新修產業路5.1公裡、灌溉溝渠6公裡、蔬菜大棚206個,完成了茶場、花橋、皂角等村民組的美化、亮化。
堅持“三化三員三帶”,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茶海村著力實施“一業三化、一業三員、一員三帶”模式,大力推進“一主五特”產業發展,促進群眾致富,集體增收。堅持一業三化,實現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市場化,利用現有1.2萬畝茶園,發展綠色生態茶,品質已達歐標茶標准,茶葉遠銷浙江、江蘇、非洲等國內外市場。發展種植2783畝大棚蔬菜,種植綠色、生態、無公害蔬菜,銷往縣內縣外校園、企業、超市等市場。堅持一業三員,大力推進茶葉、蔬菜、烤煙、中藥材種植,每項種植明確管理員、技術員、銷售員,專門負責生產、銷售。堅持一員三帶,通過黨員示范種植和帶頭發展產業,帶動群眾30余人創業、2000余人就業,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黔南日報 石朝進 本報記者 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