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方米半封閉的小隔間、明亮的台燈、堆滿書本的書架……據媒體公開報道顯示,自2019年起,主打“沉浸式學習氛圍”的付費自習室在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悄然走紅,貴陽也不例外。付費自習室是指根據時間付費,從而獲得自習室座位使用權的一種新共享經濟形式。記者實地探訪貴陽的付費自習室,探尋人們走進付費自習室的理由及這一新潮業態“躥紅”背后所反映的社會現象。
付費自習室
在貴陽悄然“躥紅”
記者在某外賣平台輸入關鍵詞“自習室”進行搜索,彈出約1300個結果,“貴陽的付費自習室大概是2019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在2020年七八月份開始出現爆發式開店現象。”貴陽首家付費自習室的創始人何佳介紹:“我們自習室於2019年10月份正式營業,從入駐外賣平台的數據來看是貴陽第一家,現在一共開了五家分店,平常上座率大概有60%,考研期間上座率達90%。”
目前,市場上的自習室主要有兩種模式:“小黑屋”——黑色窗帘打造漆黑環境,聚焦注意力,營造沉浸式學習氛圍﹔“陽光房”——落地窗打造學習間隙可沐浴陽光、欣賞窗外風景的環境。
記者走訪發現,付費自習室基本都設有公共休閑區和深度學習區。在人均面積約一平方米的獨立隔間裡,配備有台燈、插座和書架等硬件,使用者隻需用手機掃描桌面上的二維碼預約或付費,台燈便自動亮起,一個安靜、聚光的私密學習空間便生成了。而在公共休閑區,配備有零食、餐桌椅、電磁爐、冰箱、咖啡機、打印機等。
不同於一線城市按小時收費的模式,貴陽市場上的付費自習室多為套餐消費模式。“我們設有日卡、周卡、雙月卡、季卡、年卡等套餐。少數找不到合適套餐的人會買2小時、5小時或者8小時的體驗卡,每個小時花費5至6元。”何佳說。
此外,一些24小時付費自習室還設置有通宵卡以及針對上班族的上班月卡。不僅如此,花果園還出現了寄宿型付費自習室。
花錢買座為哪般?
答案各有不同
據觀察,在貴陽所有新開的付費自習室中,相當一部分付費自習室的名字中都帶有“K書”“沉浸式”“夢”“上岸”等字眼,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付費自習室興起的原因——提升自我競爭力、追逐夢想、靜心學習、考試上岸……
從一名從業者的角度分析,何佳認為付費自習室的興起是“有需求就有市場”。“來這裡自習的主要是初高中生,備考研究生的大學生,准備考研、考公務員和考証的上班族以及少數寶媽。我們做的市場調研顯示,考試高峰期,公共圖書館基本是‘一座難求’,所以付費自習室也是對公共資源的一種補充。”
張青是一家公司的職員,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在家裡事多,靜不下心來復習,自律性也比較差,之前會去圖書館或者咖啡廳,但是圖書館離家太遠,咖啡廳又太吵。我就選擇來付費自習室了。”她說。
張杰同樣是一名上班族,他最近在准備“考証”。他說:“現在年輕人都在說競爭‘內卷化’,這種焦慮也給了我很大的危機感,而且感覺自己也快要觸碰到職業天花板了,多考幾個証對個人職業發展前景有幫助。”
歐陽紫涵是一名初二的學生:“我爸媽上夜班的時候,我就來這裡寫作業,寫完就回家。”今年脫產考研的董明霞拿著一本考研英語在看,她說:“為了圓‘研究生夢’,我‘常駐’付費自習室半年多。考完試后整個人就‘鬆’下來了,來付費自習室就是為了找回之前的學習狀態,在出成績之前為復試做好背水一戰的准備。”
呼喚行業規范
為新興經濟發展創造空間
任何新業態的出現,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相關部門需及時引導、適度監管。眼下,各城市出現的付費自習室缺乏統一管理標准,部分自習室“暗地經營”存在隱患。此外,也有不少顧客對商家提供的公共衛生間等設施不滿,有人在“付費自習室”裡丟過東西,有人在“考試周”約座困難,影響了復習進程……與“開拓疆土”相比,商家更需加強自律,提高服務水平,塑造自己的品牌。
對於付費自習室的監管,在現行法律規范尚未明確的前提下,要適應付費自習室這一新興產業經濟活動發展特點,對出現的一些不會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后果的行為,採取具有一定容忍度的新式監管方式。
除了嚴格把控營業執照的申領,工商及網絡監管等部門也應對共享經濟企業發揮積極的監督作用,提高違法運營行為的甄別和查處效率。
對於未來付費自習室的發展規劃,何佳說:“這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行業,我們只是想為備考學習的人們提供一個歇腳處。”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曾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