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岡縣王寨鎮中心完小教師 曹杰
重山隔斷了遠方的呼喚,卻隔不斷孩子對外的張望。
我是鳳岡縣王寨鎮中心完小的一名教師,王寨鎮位於鳳岡縣城東南面,距縣城52公裡,是鳳岡偏遠的鄉鎮之一。在這裡,有一所寄托大山孩子童年夢想的搖籃——王寨鎮中心完小,還有一群年輕的教師。
記得一年初春,我去建檔立卡戶孩子家裡走訪,當鞋上沾滿泥土,衣衫被汗水打濕時,我終於到達學生的家。每周五放學后,孩子們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家。家長總是告訴我們,這輩子吃了沒文化的苦,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走他們的老路,有一天能夠走出去,能有“本事”。
扶貧要扶智。教育也是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
正如此,在教育扶貧這條路上,我們這支教師隊伍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學生身上,我們利用自己工作外的時間輔導孩子們的作業。因為地處偏遠的鄉鎮,每周隻回一次家便成了我們的共識。每天放學后,輔導住校生學習成了我們的“休閑活動”,教室裡、辦公室、食堂都成為了我們的辦公區域。
為了讓農村孩子全面發展,我們結合自己的強項組織了各種興趣活動小組,電子琴、繪畫、籃球、足球、乒乓球、民間藝術、法律、書法、舞蹈、經典誦讀等興趣班紛紛開設起來。下午放學后,孩子們便期待著興趣班的授課,期待著在老師的帶領下培養自己的愛好。
一年又一年,我們努力將孩子們送出大山。從此,山不再是屏障,水不再是阻礙。多年后,山成了鄉愁,水成了懷念,貧窮成為了回憶。
教育扶貧的日子歷歷在目,我們的故事仍未完,看著出山的孩子們的背影越來越遠,我們轉身回到起點繼續書寫教育扶貧的故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蘇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