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德的新年願望是身體健康。
“以前,希望有個好房子,如今,政府幫我實現了,相信以后的日子越過越好。”1月13日,暖陽照耀,玉屏自治縣平溪街道馬頭田村村民李茂德騎著電動車往家裡趕。群山間,公路蜿蜒、白牆黛瓦,步步入畫。
“補漏、刷牆、改廁改灶,全部都幫我弄好了。”將電動車停靠在后院,李茂德拎著趕集買回來的水果、豬肉等食物走進家門,明亮的客廳裡,電視機、冰箱、飲水機等電器一應俱全。
“2015年,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后,政府還給我送來各種家具,很舒服。”屋內爐火正旺,滿室溫暖,李茂德輕快的語氣裡,透露著他對生活的滿足。
68歲的李茂德原是苦命人,自幼雙親離世,在孤兒院長大,家於他而言遙遠又奢侈。“有個房子才有念想。”從孤兒院出來后,李茂德靠挑運山沙修了一間40多平方米的房子,從此有了一個家。
但由於身患眼疾,他的日子過得艱辛。房子修好后,他曾輾轉上海、昆明、江西等地務工,但收入甚微,不得已隻能返鄉,靠干農活維系生活。
“條件不好,自己又做不了重活,房子破了也修不了。”屋外大雨、屋內小雨的苦楚,他一提起便止不住地嘆息。
“幸好都過去了。”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李茂德的房子被改造一新,接到家門口的自來水、安裝熱水器的洗手間等配套設施讓他的生活方便不少,加上低保、產業分紅、公益性崗位等一系列精准扶貧舉措,李茂德的日子越過越滋潤。
住上好房子,是所有貧困群眾最大心願。黨的十八大以來,銅仁市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把“住房安全有保障”作為“兩不愁三保障”中的重中之重推進,讓群眾實現從“憂居”到“優居”轉變。
為推動相關工作落實,銅仁市先后出台《銅仁市農村住房安全動態監測預警處置方案》《銅仁市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查缺補漏鞏固提升工作方案》《銅仁市2020年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攻堅戰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為農村危房改造提供基本遵循。
農村危房改造貴在“精”和“准”,銅仁市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攻堅重點,通過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進行全覆蓋鑒定、實施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等全領域提質、對危房改造各個環節進行檢查等全過程控制、對基層人員和施工方等進行全方位培訓,從而實現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同時,銅仁市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包縣制度,分片區指導脫貧攻堅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先后選派3名縣級干部、19名年輕干部和從已出列區縣中調派12名業務骨干深入沿河自治縣,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
2017年,碧江、萬山、玉屏、江口脫貧攻堅農村住房安全保障達100%﹔2018年,石阡、印江脫貧攻堅農村住房安全保障率達100%﹔2019年,鬆桃、思南、德江脫貧攻堅農村住房安全保障率達100%﹔2020年,沿河脫貧攻堅農村住房安全保障率達100%。
銅仁市以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為重點,截至2020年,全市完成近15萬戶農村危房改造,極大地改善農村困難群眾居住條件。
同時,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高質量發展,銅仁市將農村危房改造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房建設、36個示范小城鎮鎮村聯動、110個傳統村落保護等項目相結合,以實施農危改工程為引領,帶動鄉村基礎設施完善,村庄環境改善,帶動經濟發展。(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