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羅揚敏:脫貧路上 少數民族鄉村不能掉隊

2021年01月14日16:27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 2018年3月,受組織委派,仁懷市委黨校培訓科科長羅揚敏到仁懷市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鄉——后山苗族布依族鄉新山村擔任第一書記,以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勇挑脫貧攻堅重擔,帶領全村241戶貧困戶933名貧困群眾實現全員脫貧,成為駐村隊伍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羅書記,今年的刺繡樣式太少,是不是可以把上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請過來,再給我們培訓一下。”在40平方米的院壩裡,羅揚敏、駐村工作隊、村干部和30多名群眾圍坐成一團嘮家常、聊村務,開院壩會。“這種院壩會,我們幾乎隔兩三天就要開一次,已經成為我們新山村的常態了,隻有這樣才能及時地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羅揚敏說。

2018年,從城裡來了位駐村書記的消息在村裡傳開了,很快許多不同的聲音也隨之出現。群眾們都質疑這位城裡來的女書記,個子矮矮、身材單瘦,真的能帶領大伙兒找到好路子,過上好日子嗎?村民湯良友回憶起第一次見到羅揚敏的情景時,還有點不好意思。“她看起來弱不禁風的樣子,當時我覺得她就是做不了事情,派她來應該就是走一下過場。”

剛到新山村的第二天,羅揚敏就與其他駐村工作隊員一起,迅速走村入戶、組織召開群眾會,僅用了兩天時間,羅揚敏就全面了解了村裡的基本情況,找到了接下來工作的重心和主攻方向。“后來,我們才發覺她做事不拖泥帶水,比較有魄力,反正不是一開始我想的那個樣子。”湯良友改變了自己對羅揚敏的看法。

很快羅揚敏遇到了新的難題,后山鄉地處偏遠,遠離城區,可以發展什麼?單靠傳統的種植業,太過於單一。經過深思熟慮,羅揚敏想到了當地特有的苗族刺繡,通過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利用農閑時間,將手上的技術“變現”。“當時找了很多外地培訓老師,對村裡會一點刺繡或者不會刺繡的繡娘們進行培訓,掌握和精通了這門技術的話,以后的事情就很好辦了。”羅揚敏認為少數民族鄉獨特的藝術需要傳承下去,在傳承基礎上還能賺錢那就更好了。

村民們的刺繡技藝嫻熟后,羅揚敏便張羅起了銷售。通過提供技術培訓和訂單加工,引導繡娘們加入刺繡隊伍中來,用自己手中“金針銀線”,足不出戶也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真正繡出了屬於大伙兒的幸福生活。“大伙光有技術肯定不行,還要幫助他們把這種技術變成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那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現在,新山村每位繡娘每個月平均能額外增收1000元。看著絲線在繡娘們手裡上下翻飛,一幅幅精美圖案躍然而出,羅揚敏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從“三尺講台”到脫貧攻堅第一線,羅揚敏沒有畏懼退縮,憑借超強的學習能力,務實的工作態度,迅速適應情況、轉變角色,積極向村民宣傳政策,贏得廣大群眾普遍認可。如今,新山村是她駐村的地方,也是她的家。(袁琳琳 王莉群 馬金寶)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