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沙縣的脫貧攻堅戰場上,有很多建檔立卡貧困戶不等不靠,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了脫貧,民興街道金民社區的楊義就是其中一位。
記者到楊義家中時,她正在編織小玩偶,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干淨整潔。桌子上、櫃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手工飾品,每件飾品都是純手工完成,最大的飾品需要4至5天,小的飾品也需要1天。每一針每一線、每個花型圖案都凝聚著編織者的情感和用心。
楊義告訴記者,由於家裡有小孩和患病的老人要照顧,自己不能外出務工,家裡的開銷主要靠丈夫在外務工維持。
一次偶然機會,楊義看見微信朋友圈有人售賣編織玩偶,就想著自己也能自學這門手藝,為家裡掙錢。
剛開始她隻能編織一些簡單的樣式,后來她通過網上看視頻自學,在掌握技巧后,制作效率也從最初的一兩個到現在的一天十幾個,手工飾品越做越熟練,越做越精致。
楊義通過微信朋友圈、文具店等平台售賣自己編織的飾品,每個月可收入幾百到一千元不等。
楊義努力奮斗的精神感染了身邊的搬遷群眾,於是金民社區幫助楊義成立了民心紡工作室,對有意願學手工的村民進行視頻或現場教學。“工作室成立后,主要方便了那些在家帶小孩以及照顧老人的婦女。在家做這些手工編織就能掙錢,幫助我們增加了生活費,補貼家裡。”楊義說。(金沙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