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中國未來15年的發展新藍圖,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明確提出了續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奮斗目標。如何主動適應新發展格局需要,在新起點上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無疑是擺在所有高校面前的一個重大時代課題。
作為一所省屬財經類高校,貴州財經大學將在“十四五”乃至一個更長的時期內,堅持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超前規劃設計,加大相關投入,打牢發展基礎,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進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有特色高水平財經大學。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黨的建設貫穿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以三級書記抓黨建為抓手,把全校黨員干部的精氣神進一步提振起來,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調動起來,匯聚起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推進特色發展。高質量彰顯學科特色。著力構建“寬口徑、厚基礎、進主流、上水平的中國特色經世致用類院校和學科體系”。高質量彰顯服務社會特色。堅持聚焦民生,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助力黨委政府資政決策,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彰顯育人文化特色。以第一課堂為基礎、第二課堂為支撐、文化實踐和創新創業為延伸、學生黨建為引領,分層分類實施“鑄魂”工程,涵育特色更加鮮明的校園文化。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抓好人才“第一資源”。在引育並舉上下功夫。堅持“筑巢引鳳”和“引鳳筑巢”並重、國內人才和國外人才並引、校內人才和校外人才並用,大力培養和引進學校改革發展急需的大師級人才和領軍人物,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在現有的大數據統計、大數據金融、綠色發展等平台的基礎上,繼續圍繞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搭建高水平創新平台,進一步強化以師德、知識、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分類人才評價標准,最大限度釋放人才活力。在管好人才上下功夫。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加快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推進人才培養提質增效,著力提升辦學效益,充分釋放教育紅利。在人才培養方向上毫不動搖,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定不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人才培養地位上持續鞏固,切實保障本科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大力推動課堂教學革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在人才培養路徑上尊重規律,把知識傳授、素質提升、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融為一體,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增強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學科專業建設。要保持以一流學科建設為引擎、以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為抓手的戰略定力,高起點推進學科專業建設,使學科與專業互促共進,不斷提升“學術化”水平。立足辦學定位,以服務社會需求和提高建設質量為導向,強化學科點和學位點建設,在前沿和交叉學科領域培植新的學科生長點。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方向,著力打造學科高峰。科學構建課程體系,建設一流課程資源,動態調整專業結構,著力提高專業建設質量。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提升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能力。高校要以科研創新為動力,以服務社會為導向,不斷提升“大地化”水平。聚焦標志性科研成果產出,持續優化科研管理服務,大力推進科研組織模式創新和科研創新團隊建設,著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推動科學研究取得新突破。深度融入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強化政產學研融合,加強決策咨政和實踐應用研究,建設一批特色新型智庫,打造一批推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社會服務品牌。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要優化國際合作戰略布局,形成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留學生培養格局。優化國際交流合作體制機制,促進國際化戰略有效融入教學科研、師資建設、內部治理等環節。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完善“教授治學”體系,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和全面提升綜合治理能力。
(作者為貴州財經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