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一課”為思政教育注入“源頭活水”

2020年12月23日08:5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周仕興 本報通訊員 劉燕《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3日 08版)

“我是醫學生,面對生命,我不能退縮!”前不久,桂林醫學院學生唐瑋鮮在上海街頭人工呼吸搶救昏厥老人的暖心一幕,被全國網友廣泛傳播。

這並非個案。僅2020年,見諸媒體的桂林醫學院師生救人事件就涌現近10起:街頭救人、海邊救人、電影院救人、動車上救人……頻頻傳來的“桂醫正能量”,成為備受關注的“桂醫現象”。

“醫學院校是醫生的搖籃,不僅需要培養學生救死扶傷的專業技能,更需要培養大愛無疆的醫德醫魂。”桂林醫學院黨委書記黃照權介紹說,近年來,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構建“大思政”格局,全方位培養德醫兼修、擔當有為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桂林醫學院黨委做好頂層設計,形成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建設的長效機制,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推出系列“組合拳”,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納入重點學科、思政課作為重點課程進行建設,推進“課程思政”與“三全育人”改革創新,構建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在思政課教師選用、管理、考核過程中,堅決嚴把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蒙成光告訴記者,學校改進了思政課教師職稱評審機制,把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稱單列標准、單獨評審,保証思政課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不低於學校重點學科高級崗位設置的平均水平。

對標思政課教師“六要”標准,桂林醫學院採取“內培外引”“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通過實施“博士化工程”、遴選優秀教師到校外挂職、聘請專家到校指導思政課等方式,多維度培養一支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

“思政課教師是時代的前哨,要積極為時代立言、為人民謳歌,培育時代新人。”黃照權說,桂林醫學院緊緊把握時代脈搏,為思政教育注入“源頭活水”,讓思政理論課“活起來”。目前,已完成第一批共26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並開始啟動第二批示范課程建設工程,成立9個校外社會實踐教學基地,在校內成立“新時代講習所”等教學科研平台,開展模擬法庭、道德辯論賽等教學實踐活動。同時,通過“醫患關系研究協會”“激流辯論社”等大學生社團,增強思政課的感染力和滲透力。

今年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桂林醫學院從校領導、黨員干部到思政課教師,從援鄂醫療隊員、臨床醫學教師到行政人員,全校教職工全員參與思政教育,將思政教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該校學生網上教學評價統計中,思政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教學優良率達100%,其中3門思政課成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5門思政課獲授廣西高校“精彩一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