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江南大學探索產教深度融合新路

2020年12月22日08:48  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陳 曦 過國忠 楊 侖

“‘十四五’期間,學校將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生物醫藥發展需求,集中優勢資源,強化學科交叉,深化產教融合,深度參與新一輪醫藥產業變革,為地方醫療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日前,在江南大學與藥明康德子公司生基醫藥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重點強調了深化產教融合。

此次太湖灣科創帶的建設,又給地處核心地帶的江南大學帶來新機遇。

陳衛院士充滿期待:“江南大學融入科創帶的建設,利用江南大學的學科、人才優勢,可吸引更多資源和技術成果,助力區域產業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又能助推學校學科建設和科研的創新能力。”

融入太湖科創帶,產業聚智教育賦能

“在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行業、服務地方,產教深度融合方面,江南大學一直在進行探索。”陳衛院士。

在無錫幾大重點產業發展板塊中,都能看到江南大學的身影。圍繞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建設,江南大學的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都提供了科研和人才的支持,並率先在全國成立物聯網工程學院﹔無錫作為傳統紡織機械裝備的傳統生產基地,在智能制造轉型期,江南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參與其中……

同時,針對無錫市地方發展、產業需求,江南大學不斷優化調整學科專業。“比如藥學院是從生物工程學院的生物制藥方向分出來,已與無錫的龍頭企業阿斯利康和藥明康德等進行深度合作,推動打造無錫的生物醫藥產業。”陳衛院士介紹。

隨著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的推進,江南大學也把融入科創帶建設作為學校未來發展的重要契機。學校專門成立市校共建合作辦公室,與無錫市達成共識,圍繞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設計創意傳媒等產業集群,進行深度合作。

開放科研強強聯手,全面打通“產學研”鏈條

如何深化產教融合,更好地實現校企共同開展高水平合作研究、共享研發經驗與成果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江南大學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江南大學通過校企協同創新實驗室模式,形成鏈式產業創新體,把企業研發中心建在大學,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技術問題,提升深度合作創新的能力,開創了“江南特色”產學研協同發展之路。

記者在江南大學協同創新中心了解到,江南大學以兩個一流學科為引領,目前已建立的幾十個校企協同創新實驗室。目前已入駐了貴州茅台、光明乳業、貝迪生物、五糧液、古越龍山等健康科學領域國內領軍企業和骨干企業。其中與光明乳業合作,開展原創性基礎研究,“耐脅迫植物乳酸菌定向選育及發酵關鍵技術”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與此同時,在合作的過程中,也推動了學科建設的發展,兩個一流學科在全國行業和產業的創新發展中貢獻了“江南”力量。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顧正彪教授研究團隊通過對澱粉結構的深入研究,開發了多個新產品,技術已覆蓋70%的國內主要變性澱粉生產企業﹔劉元法教授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非氫化油脂相關基礎理論、加工技術和核心裝備設計制造的研發工作,全面推動了我國相關加工食品的升級換代。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