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走進冊亨縣雙江鎮,竟然見不到落木蕭蕭之景。
藏在深山裡的村落,無論是房前屋后還是公路沿線,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競相綻放的油茶花,白花花的一片,像飄落的雪花。進入油茶林中,累累碩果壓彎了枝條,到處都是挎著竹筐的農戶,一邊採摘油茶果一邊拉著家常,不時哼唱著布依山歌。花果同期,金果銀花,花香與果香彌漫在茂林之間﹔豐收之時,農戶的歌聲和希望,回蕩在青山之巔。
看到這些,沒有人會想到這裡曾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地處大山腹地的雙江鎮,2016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23戶8034人,貧困發生率34.15%。“從縣城到雙江隻有58公裡,但是要開近5個小時的車才能到。2017年春節前,我們去慰問貧困戶,那麼冷的天氣,有個婦女背上背著一個2歲多的娃娃,鞋襪都沒穿,光著腳,看著太心痛了。”回想起過去的情景,省林業局副局長、冊亨縣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隊長向守都十分感嘆。而這樣的情景,也更加堅定了省林業局的幫扶決心,“一定要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類似的情況不再出現,讓這裡的孩子不再受窮,讓這裡的冬天不再寒冷。”向守都說。
因地制宜謀出路。過去,人們把雙江鎮的極貧歸結於山高谷深、溝壑縱橫的地形條件,造成交通不便,農業發展受限。但雙江鎮非常適合林業發展,群眾有種植杉木的傳統,全鎮林地面積50余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5.5%,其中22萬畝左右屬於農民種植的杉木林地。雙江鎮通過大力發展油茶等特色林業產業,推進林下經濟發展,找到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老百姓過上了越來越紅火的日子。
在林地上做文章,改變的不止雙江鎮,在省林業局的傾力幫扶下,冊亨縣聚焦林業產業轉型發展,在油茶產業、林下經濟、森林康養、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上持續發力,同時認真落實生態護林員、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3.69%下降至2019年的1.5%,並於2020年3月脫貧摘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