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學上 更要上好學

——貴州探索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優質教育路徑

2020年11月30日08:05  來源:貴州日報
 

11月13日,鳳岡縣第五幼兒園的操場上,歡聲笑語不絕,伴隨著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該園首屆冬季親子運動會拉開了帷幕。

入場儀式、幼兒操表演、親子互動游戲、競技比賽……趣味橫生的活動,讓在場的家長驚喜連連。

“能有機會與孩子一起參加互動活動,真的很開心!”張容是鳳翔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幼兒園完善齊備的設施、科學的育兒方法、盡職盡責的教師都讓她非常滿意,“我家兩個孩子都在五幼上學,他們都非常喜歡新的幼兒園!”

鳳岡縣第五幼兒園是鳳岡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鳳翔社區的配套幼兒園。自去年10月開工以來,通過全力優化施工組織設計,24小時輪班作業,幼兒園於今年6月完工,9月順利開學,招收幼兒480多名,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44名。

“十三五”期間,貴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適齡兒童少年就學需求達38.18萬人。讓孩子們有學上、上好學,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內容。

貴州堅持搬遷與安置並重、脫貧與發展同步,高標准統籌謀劃安置點教育資源配置,保障搬遷群眾適齡子女就近就學。全省各級教育、發展改革、生態移民、財政、扶貧等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整合資源、聚合力量,社會各方廣泛參與,在安置點配套學校項目規劃、資金籌措、建設推進等方面共同研究、出謀劃策、狠抓落實,形成全省上下同向發力、協同聯動的作戰態勢。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貴州在充分統籌共享安置點周邊原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安置點配套學校規劃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81.46億元,完成新建、改擴建安置點配套學校669所,建成校舍資源555萬平方米,新增學位43.65萬個,實現了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教育設施全覆蓋。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不僅要實現教育公平,更要提高教育質量。貴州積極探索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優質教育路徑,多措並舉補齊學校短板弱項。

選優配強師資隊伍。貴州積極推進“編隨事走”“人隨編走”,在統籌用好用足現有教師資源的同時,採取特崗教師招聘、引進、考調、跟崗、交流學習等方式,配優建強安置點配套學校師資力量。累計配備安置點配套學校教師3萬余人,全員培訓安置點配套義務教育學校教師2.8萬余人。

組織高校領辦提質。全省9所市(州)本科高校與13個縣(區)人民政府及教育局簽訂領辦安置點中小學幼兒園協議,從高校遴選教學管理骨干任領辦學校副校長,選派優秀教師和優秀大學生擔任領辦學校音樂、美術、體育和英語等教師。

著力推進安置點配套學校教研提質。貴州充分發揮省市縣各級教研機構作用,加強對安置點配套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和指導,扎實組織開展安置點配套學校教研活動,助力安置點配套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雨)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