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吳忠壽)走進黃平縣重安鎮皎沙壩千畝食用菌黑木耳種植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等待下種。
“計劃總投資2250萬元,其中扶貧資金600萬元。從10月份開始,目前流轉了400畝土地。”重安鎮皎沙村黨總支書記田維才介紹,食用菌黑木耳基地是由貴州遠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施,嚴格實行菌種、菌棒生產源頭管理,採用統一菌種供應、統一技術標准、統一規范管理、統一收購的方式。
“今天有45人參與務工,基地建成后,后續的管理、採摘、晾晒、分級、裝包等系列活路,都需要大量用工,預計每天需要20個人,年用工量達8000人次以上,村民可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皎沙村金台村民組長田維昌說。
重安鎮把食用菌產業作為搶抓秋冬種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把黑木耳作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採取“黨建+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支部+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農戶(貧困戶)的組織方式,推動全鎮食用菌產業發展壯大。
“充分利用皎沙壩千畝水稻農田冬季閑置良機,地理氣候溫暖潮濕,非常適宜菌類生長的得天獨厚優勢,我們在皎沙、金台、五福小寨這3個壩區發展食用菌黑木耳,目前已規模種植400萬棒黑木耳。”重安鎮副鎮長楊勝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