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黃平:用活用好“第一種形態”壓實主體責任

2020年11月16日08:29  
 

“作為單位‘一把手’,你對重要崗位干部教育監督管理不到位,導致發生嚴重違紀違法行為……”日前,黔東南州黃平縣某直機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被縣紀委監委進行約談。

今年以來,黃平縣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制作《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流程圖》,明確運用第一種形態的情形,列出各級黨委(黨組)在貫徹落實上級重大決策部署不力、管黨治黨出現寬鬆軟,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領導干部議事決策規則、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不夠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不夠規范的具體責任內容,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責任。

在具體工作中,黃平縣紀委監委強化對各級黨委(黨組)“第一種形態”運用情況實行月統計、季通報、年考核,納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報告、向紀委全會述責述廉的內容,作為全面從嚴治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和分析本部門本單位政治生態狀況的重要參考,切實形成菜單化明責、精細化履責、網格化督責、實績化考責的完整責任鏈。

此外,黃平縣紀委監委通過日常監督、專項檢查、巡察監督等方式,加強對各級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情況進行“把脈問診”,著力查找各級黨組織在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上級重大決策部署不力、脫貧攻堅作風不扎實等方面的“病灶”。同時,把監督檢查貫穿於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等各項監督工作中,著力發現各級黨委(黨組)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的問題。對認識不到位、運用不主動、不經常的,及時予以糾正。對應當發現問題而沒有發現的,或者發現問題處置不及時、處置不當、搞寬鬆軟的,依規依紀追究責任。

截至目前,全縣因落實主體主任不力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22人次。

“用好用活‘第一種形態’是落實主體責任的‘牛鼻子’,要推動各級黨組織主動耕好自家‘責任田’,從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更大成果。”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黔東南州紀委監委)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