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豐:創新市民創業園 搬遷群眾就近就業

2020年11月09日12:1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貞豐縣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通過建立新市民創業園,實現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幫助搬遷群眾持續增收,實現發展願望。

在貞豐縣珉城新市民創業園,聚集了包裝廠、電子廠、服裝廠等多家企業,該創業園臨近縣城各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極大方便了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走進創業園,在貞豐宏盛電子有限公司車間內,幾百名工人正在對手機數據線進行加工制作,曾經是貧困戶的王紅結,從白層鎮搬遷到縣城后,已經在工廠上班一年半的時間,每個月工資3000多元,不但上班地點在家門口,就連孩子上學的貞豐縣第五小學也離家不遠。貞豐縣搬遷群眾王紅結告訴記者:“我是白層的,來宏盛電子廠這裡上班有一年半了,這裡工資待遇也還可以,主要是方便照顧家裡面的人,然后一個月的工資有2600元到3000元,工作環境也還可以。”

據廠區負責人介紹,手機數據線加工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用工需求大,易地扶貧搬遷后能提供大量的就業人群。目前車間用工崗位保持在300多人,其中新市民和貧困戶90多人,有效解決了企業用工需求。

“因為這邊正在發展,然后政府會給一些優惠政策,目前員工在這裡工資還可以,對於在家裡照顧家庭小孩的人來說,到手也有3000元的工資。”豐宏盛電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岑學建說。

而在貴州兆豐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忙碌在各條生產線上,在大家的分工配合下,加工出精美的包裝紙盒。來自龍場鎮圍寨村的王德雲是車間內的熟手,每天都能完成2500個左右的紙盒制作,由於業務精湛,工資水平已和外出務工相差不大。基於離家近、上班條件好等各種因素,王德雲的母親也跟隨到廠區來上班。

“我們在這裡做,基本上做這一道工序,每個月下來都是6000多點,跟我老媽在這裡做的話,兩個人將近一個月9000多到10000塊錢。在家裡面上班肯定是比外面好多了,在這裡不管是其他方便的還是照顧老爹老媽也是比外面好多了,因為在外面工資也和這裡差不多,再加上消費,確實是家裡好多了,家裡面慢慢地發展起來,我們在家裡面肯定更好了。”貞豐縣龍場鎮圍寨村村民王德雲說。

據了解,貴州兆豐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是今年4月份入駐貞豐縣珉城新市民創業園從事酒包裝的一家企業,目前每天都有100多名員工在車間生產,其中大部分務工群眾都是附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新市民。

“現在我們這裡,基本上主力都是搬遷戶,他們工資每個月,如果在公司規定的期限,還有不請假的情況下我們每個月有兩天調休,在不請假的情況下,可以達到3500元到4500元之間每個月。”貴州兆豐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建龍說。

貞豐縣珉城新市民創業園位於縣城東南部,規劃建設面積190畝,園區主要發展電子、紡織、食品、服裝、制鞋、制傘、工藝品等輕工產業,項目2018年2月開始建設,一期完成6棟2.2萬平方米廠房、道路及部分附屬設施建設,覆蓋貞豐縣珉城社區、西城社區、水景灣等新市民社區。目前共有11家企業入園建設,解決了675人就業。

“2018年以來,為了解決搬遷群眾的就業,結合珉城安置點以及周邊的安置點,就打造了一個新市民創業園,我們新市民創業園主要是發展輕工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搬遷群眾的就近就業,目前引進了宏盛電子、兆豐包裝、布依繡花等10余家企業入駐園區並投產,現在園區已經解決就業670多人,新市民和貧困戶有260余人,實現了貧困群眾和搬遷新市民的就近就業。”貞豐縣園區辦綜合科副科長王勝說。

下一步,園區還將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務工宣傳,帶動更多搬遷新市民及周邊市民、村民就近就業。

“我們將加快推進珉城新市民創業園區二區建設,現正在規劃建設,主要建設廠房、服務中心、宿舍等附屬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后,可解決貞豐縣珉城、水景灣、西城等社區及附近貧困戶5000余人就業,帶動1000余戶搬遷群眾增收,有效解決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就近就業,實現搬遷戶每戶1至2人就業,確保新市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鞏固我縣脫貧成效、實現同步小康奠定堅實基礎。”貞豐縣園區辦綜合科副科長王勝說。(王俊)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