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蘭鎮洞流村村干助理王顯美為群眾講解惠農政策。
給青年以舞台,賦鄉村以希望。近年來,貴州省荔波縣創新推行“一村一助理”做法,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批充滿朝氣、陽光、青春活力的高校畢業生擔任村級干部助理,成為各村(社區)支書主任的“左膀右臂”、聯系服務群眾的“多能手”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生力軍”。同時,創新“四定”解“四無”機制,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接續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組織保障。
“定崗”招,解決“沒人干、無后備”的問題
結合縣情實際和工作需要,在全縣101個村(社區)設置助理崗位,參照事業崗位招聘程序,按照編制招聘計劃、發布招聘公告、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考察、公示、聘用等程序,從2018年起先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16名能說、會寫、懂電腦的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助理,有效充實村級干部隊伍力量。每次聘期為1年,期滿(年度)考核“不稱職”的,不予發放績效報酬,終止聘用﹔考核“稱職”及以上的,全額發放績效報酬,願意繼續在村工作的,由鄉(鎮、街道)黨(工)委進行續聘﹔考核“優秀”的,優先作為城市社區職業工作者輪崗使用。實行動態管理機制,村干助理出現空缺時,按照選聘程序進行補充,確保村干助理隊伍整體穩定,有效解決農村(社區)干部隊伍力量不足和政策理論水平不高的問題。
組織村干助理開展黨建業務培訓會。
“定標”育,解決“不會干、無能力”的問題
堅持以“一年上崗、兩年培養、三年轉化”為目標,將村干助理培訓納入縣鄉村三級干部培訓工作規劃,組織參加“新時代學習大講堂”“脫貧攻堅夜校”“崗位大練兵”等培訓,提升基層黨建業務和聯系服務群眾技能。聘請農技專家、企業人士等到村授課,增強村干助理運用企業經營理念和市場方法抓農業農村工作的意識。出台《荔波縣村(社區)干部到縣直部門跟崗學習實施方案》,注重選送村干助理到縣部門跟崗學習,提高統籌、管理和服務能力。將村干助理納入村級后備干部進行培養,實現每村(社區)每年儲備2名以上年輕后備力量,形成“村干助理—后備干部—村(社區)干部—黨組織書記”培養鏈。2020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培訓4期426人次,村干助理成為了村級黨組織不可或缺的參謀和助手,部分村干助理被列為村支書主任“一肩挑”重點后備對象,切實解決村干助理“不會干”和實際應用能力不強的問題。
“定責”管,解決“干不好、無實績”的問題
村干部助理在村(社區)工作期間,參照《荔波縣村(社區)干部管理考核辦法(修訂)》進行管理,參與村(社區)“兩委”日常工作分工,確保村干助理有位有為、有為有位。結合各村(社區)黨建、民政、綜治等服務窗口建設,細化村干助理崗位職責和目標任務,嚴格實行工作日統一上班和周末輪流值班制度,幫助村干助理吃住在村、工作落實在村、服務群眾在村、矛盾化解在村、能力提升在村,並積極推行延時、錯時、預約、上門等服務模式,有效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村干助理充分發揮青年優勢,迅速進入角色和狀態,沖鋒在村組、小區、扶貧、抗疫等一線,推動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廣大群眾對村級黨組織“辦事方便、工作滿意、態度較好”三項評價達到100%,有效解決村干助理“干不好”的問題。
瑤山瑤族鄉村干助理上門為瑤族群眾辦實事。
“定心”留,解決“不願干、無盼頭”的問題
村干助理到村任職后,待遇保障參照《荔波縣村(社區)干部報酬管理方案》中“村干部副職待遇標准”執行,實行“月基本報酬+年績效報酬”制度,實現每人每月報酬達3000元以上,且任職期間享受村干養老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體檢等待遇。鼓勵和支持有想法、懂管理、善經營、敢擔當的村干助理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任職,按照有關規定領取薪酬、補助、獎金等待遇。在全縣事業單位崗位招聘中,針對村干助理身份報考的,參照“三支一扶”、村干部等人員享受一定的名額或政策加分。同時,將績效報酬發放與村(社區)“兩委”班子、村干部年度考核等結果挂鉤,對表現優秀的給予適當精神或物質獎勵,對“在崗服務五年、三年考核優秀”的探索直接選聘到事業單位崗位工作,切實解決村干助理后顧之憂,增強干事信心和奮斗激情。(文/圖 龍僑 覃光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