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脫貧攻堅·各地這樣干”系列報道:

貴州三都:多措並舉穩就業 脫貧攻堅添動力

王欽 孫遠桃 王秀芳

2020年10月28日07:5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在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中,貴州各地正奮力沖刺,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鞏固脫貧成果進行有效探索,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決戰決勝之年,人民網貴州頻道推出“決勝脫貧攻堅·各地這樣干”系列報道,展現貴州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以及在國家蒸蒸日上的發展進程中,一幅幅幸福的生活圖景,以及各地新風貌。

取馬尾、繡圖案、挑絲線、補紋樣……這是貴州馬尾繡傳承人韋應麗每天工作時,必不可少的環節。隻見她將1根白色絲線和5根馬尾搓在一起,不一會兒,一根類似琴弦的預制繡花線完成,纖細而精美。

“馬尾繡有52道工序,每一步都有講究,一點都馬虎不得。搓馬尾很關鍵,用力必須均勻,太緊了搓出來的線不好盤花,太鬆了則會讓馬尾外露,盤出來的花立體感不強。”盡管工藝復雜繁瑣,但韋應麗和當地繡娘卻能信手拈來,她們憑借精湛的技藝,繡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

三都縣中和鎮雪花湖易地搬遷群眾的住房。孫遠桃 攝

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縣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為了找到一條合適的發展路子,擺脫人多地少、石漠化嚴重等因素制約,三都縣奮勇前行,通過健全基礎配套設施、傳承發揚“指尖技藝”、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加快產業推進速度等舉措,幫助貧困群眾實現了就近就業和穩定增收。

傳統技藝 “舞動指尖”促增收

水族馬尾繡是一門傳承上千年的傳統技藝。工藝獨特,十分精美,是三都縣民間水族婦女獨門手工刺繡絕活,於2006年被批准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中國刺繡的“活化石”。

和很多當地水族女孩一樣,韋應麗自小在父輩的耳濡目染下習得一手馬尾繡好技藝。然而,因馬尾繡變現能力低,很多人為了生計便逐漸放棄該手藝,當地精通馬尾繡的繡娘也越來越少。

水族婦女在繡馬尾繡。孫遠桃 攝

“馬尾繡是祖先留下的文化與財富,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關注這項傳統技藝,讓水族馬尾繡永遠傳承下去。”憑借對馬尾繡的熱愛,韋應麗開始思考如何通過自己的力量去保護和傳承該技藝。2008年,韋應麗在“三八婦女節”當天開辦了第一期馬尾繡技能培訓班,吸引了不少農婦參與,這為她的堅守之路鼓足了勇氣和信心。

韋應麗展示協會繡娘繡制的馬尾繡。孫遠桃 攝

為將當地繡娘團結在一起,發揮集體力量傳承馬尾繡,兩年后,韋應麗在中和鎮楊柳村成立了三都縣第一個馬尾繡協會。協會將周邊7個村的繡娘聚在一起,通過定期組織培訓,累計培養了1000多名馬尾繡能手。

有了大量手藝精湛的繡娘,水族馬尾繡也迎來更多商機。“過去,馬尾繡的產品主要是水族人自己穿戴的服裝和鞋帽,當地的需求量較少。如今,我們通過提升技藝和將現代設計結合,把馬尾繡做成繡片,鑲嵌在當季流行的服飾、包包及裝飾品上,讓其價值得到大幅提升。”韋應麗說,隨著馬尾繡在各大文化交流活動走紅,公司陸續接到不少訂單,經過培訓的繡娘通過繡馬尾繡,每月至少有3000元的收入。

通過馬尾繡發展“指尖經濟”,繡出美麗新生活,三都縣已有繡娘1萬余人,馬尾繡產值達1.8億元,參與農戶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帶動5000戶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易地搬遷 扶貧車間補短板

“放下鋤頭進車間?肯定是騙人的。”兩年前,面對村干部上門動員搬遷時許下的承諾,潘玉粘完全不相信。因為她從沒想過,大字不識一個的自己,能夠干得了“技術活”。

潘玉粘家住黔南州三都縣水韋村,這裡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村民世代以種植傳統作物為主,生活十分困難。2018年,得益於當地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潘玉粘一家搬進了三都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安置點。

三都縣中和鎮雪花湖易地搬遷點環境優美。王欽 攝

整齊劃一的樓房,干淨整潔的裝修,看著安置點優美舒適的環境,潘玉粘喜出望外。更讓她沒想到的是,離自家百米的地方,正在規劃建工廠。“雖然沒手藝,但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潘玉粘懷著忐忑的心情報了名。

2019年5月23日,一家專門生產、加工各類服飾和箱包的公司——貴州水繡霓裳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投產,潘玉粘成為學徒。盡管拿慣了鋤頭,但勤勞肯干的她還是學得很快,不久就轉為正式員工。如今,潘玉粘每月收入已有4000余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正在扶貧車間工作的一名易地搬遷群眾。王欽 攝

“總以為那緊巴巴的日子要一直過下去,誰成想我不僅住進了城裡的大房子,還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真是做夢都想不到。”提起現在的生活,潘玉粘感到滿足。其實,在雪花湖移民安置點,像潘玉粘一樣的婦女還有很多。

貴州水繡霓裳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黎勇告訴記者,從零基礎的農民到技術熟練的工人,她們的收入增長十分明顯。目前,公司共設置工位300余個,穩定在崗員工130余人,其中貧困群眾90余人,絕大多數工人月收入可達2500元以上。

三都縣緊盯搬遷群眾就業和生計難題,充分利用安置點公共鋪面,從實際情況出發,引導一批企業先后建立民族服飾制作、手工藝加工、電子設備加工等扶貧車間,實現搬遷群眾樓上安居、樓下就業,闖出了一條“小車間撬動大扶貧”的易地扶貧搬遷發展新路,不斷催生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三都縣引進企業打造的循環農業發展項目。王欽 攝

回歸田間 循環農業促提升

早上7時30分,陸月將幾個孩子安頓上學后,騎6分鐘左右的電瓶車,就來到自己的工作單位——貴州省吉爾斯循環農業有限公司,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巡查羊舍、喂水喂草、打掃衛生,為確保每隻羊都能茁壯成長,陸月不敢有絲毫懈怠。“以前覺得養羊很簡單,真做了這一行才發現真不容易。”陸月感受深刻,“以前為了讓孩子上學,不得不四處打零工,現在有了固定工作和收入,生活輕鬆多了,所以對這一切也很珍惜。”

作為500隻羊的飼養員,陸月每天都要觀察每隻羊的精神外貌和姿態步樣,還要做好日常保健,就連喂食都要定時定量。不過,正是這份工作,讓她每月至少有了2600元的固定工資。

2018年3月,貴州省吉爾斯循環農業有限公司落戶三都縣中和鎮,通過“生態循環農業種養加一體化”,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和糞便、污水“零排放”目標,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帶動群眾穩定增收。

荒山荒坡種草種桑養羊,羊的糞便加工成廢棄物和飼草廢料,發酵或氧化處理后作為培育雙孢菇的營養料,培育雙孢菇的廢料經處理后飼養蚯蚓喂雞,雞的糞便經加工后成為有機肥返回農田……截至目前,通過發展循環農業,公司已流轉中和鎮塘岳村荒山1500畝,帶動流轉農戶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此外,公司還通過合作社與貧困戶、村集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了60余戶180余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

“我們計劃把種草養羊產業發展成為三都縣的優勢特色產業,力爭全縣山羊存欄規模達10萬隻以上﹔同時做出高品質純天然的有機農產品,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貴州省吉爾斯循環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陳風立說。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