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從“一業獨大”到“多元支撐”

2020年10月18日09:19  來源:貴州日報
 

六盤水,一座被烙上“煤都”印記的老工業基地。

隨著煤炭資源枯竭,六盤水面臨著擺脫資源路徑依賴,謀求轉型發展的雙重任務。如何實現從“一業獨大”向“多元支撐”的轉變,六盤水對轉型發展的探索從未停歇,走出了一條成長型資源城市的轉型發展之路。

轉型升級,六盤水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使老產業煥發新活力﹔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引進,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六盤水以解決傳統產業低端、粗放、低效突出問題為重點,堅定不移淘汰落后產能。“十三五”以來累計淘汰煤炭落后產能1045萬噸/年,關停落后鋼鐵產能150萬噸、焦化產能100萬噸、火電裝機60萬千瓦時。

從煤炭、鋼鐵等傳統產業入手,大力改造提升現有產能。建成全省第一個煤礦智能化輔助系統、西南地區第一個智能化採煤工作面,2019年生產礦井採煤機械化率達到88.1%,輔助系統智能化覆蓋率達到91%,發耳煤業、火燒鋪礦成為智能機械化改造的示范。

不僅如此,煤層氣提純加工制LNG項目產量首次突破8萬噸﹔盤南低熱值煤發電、大灣低熱值煤發電、野馬寨電廠“熱電聯產”技術改造加快推進﹔水鋼二棒線4台“藍寶”焊牌機器人替代人工作業,實現了水鋼歷史上首次使用智能機器人的突破……

傳統產業亮點紛呈,新興產業也后來居上。

圍繞省“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推進‘雙千工程’,著力打造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的發展目標,六盤水謀劃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游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紡織、物聯網、現代物流“七大產業板塊”培育工程成效初顯。

走進位於盤州市紅果經濟開發區龍鼎工貿有限公司,廠房內的一個個新面孔引人注目——PVC瓦斯管、螺旋焊管、智能機器人。

作為一家集礦山非標准件加工、機電設備維修、銷售礦山機械設備配件及材料為一體的傳統工業加工企業,龍鼎公司圍繞煤炭產業,延伸出更科學、價值更高的生產和服務。

與龍鼎同樣的“追新”,水城經濟開發區立足資源優勢,引進新興產業。水城經濟開發區境內的貴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玄武岩礦粉經過高溫后,變身為一股股炭黑色的細絲——這些絲,可以任意彎曲、編織成為衣服。“玄武岩纖維重量是同直徑鋼筋的1/3,抗拉強度是鋼筋的4倍,用在道路領域能降低20%的成本。玄武岩不含磷硫,是無機非金屬材料,是綠色產品。”公司董事長趙慶林說。

自2016年正式確定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以來,六盤水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企業、產業、社會層層鋪開,走上了資源—產品—再利用的循環之路。把資源吃干榨淨,把廢氣、廢渣、廢水變廢為寶,推進工業經濟發展由“黑”變“綠”。

無論是立足煤的傳統企業轉變,還是高科技的新興產業崛起,都折射出了六盤水產業轉型升級已由要素引領向創新引領轉變。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