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方亞麗)9月12日,記者從赤水市經開區有關部門獲悉,截至8月,赤水市經開區實現工業總產值58.34億,其中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45.85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17.87億元。
今年上半年,為快速穩住經濟基本盤,赤水市迅速布局,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精准聚焦做強實體經濟、全力壯大工業規模上,努力實現“一區多園”高質量發展縣域工業。
王德斌、梁瑩是貴州赤水經開區紙制品、家具、竹集成材、特色食品藥品、新技術新材料產五大特色產業園區中的特色食品與家具園掌舵人,對於今年特殊的經濟形勢,他們認為,一個廠房未來的發展取決於園區標准化建設的程度。
如今,王德斌今年初准備擴建的1萬平方米工業園區進入主體建設。
而梁瑩9月的招商行程已排滿,重慶、成都、廣州……這是為了今年廠房建成后選商做准備。
同一時間,在赤水經開區另一個主要產業園——赤天化紙業工業園區,一棟棟標准化廠房正日夜趕工,以滿足年底新引進5家紙制品加工企業的產能需求。
“屆時,產能將達年產紙漿36萬噸、原紙19.5萬噸、成品紙20萬噸的生產規模。”赤天化紙業公司副總經理王雲義說。
數據顯示,2019年,赤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0.55億元,增長11.5%。其中,紙產業園、特色生態食品等四大工業產業穩步發展,完成工業總產值100億元、工業稅收1.8億元。
數據背后是赤水經開區的“政府托管”方式:由龍頭企業搭建平台公司,按“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建設、統一運營”要求自建標准廠房、倉庫、物流等配套體系。
同時,在優化營商環境上,赤水經開區以黨建為引領,各園區成立黨支部,建立相關制度,規范開展組織生活,有效提升園區企業凝聚力。
“宗旨就是做到規劃一片、開發一片、收效一片。”貴州赤水經開區辦公室主任金貴鋼說,調整區位后的赤水經開區在開發建設中,將嚴格執行國土空間規劃,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堅持以工業用地為主,提高單位土地投資強度,提升畝均土地效益。